↑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鹞 鹰

陈敏

①九月一日,开学的前一天,她退休了。

②她依旧在闹钟声中起床,换了身洁白的棉布长裙,将自己不长不短的头发梳理了一番并在镜子前照了照。这是她多年来养成的习惯。可今天,她完全不用这么做了,人啊!真让你闲下来,一时还适应不了。她走出家门。这一刻,她茫然了,真不知脚步该迈向何方,向东还是向西?

③她的手机就在这一刻响了起来。

④每年九月一日,她都会准时接到这个电话,二十多年来,年年如此。

⑤“老师,你好吗?学生徐宗在大洋彼岸向您问候!”

⑥“这小子,脚野,又跑出去了!”她低头一笑,思绪倒回了数十年。

⑦那一年,高一第二学期,正值全校教学质量大评比的关键期,徐宗却突然从课堂上消失了,一声招呼也没打,她就翻山越岭去找他,费了不少力才找到他的家。

⑧徐宗家住深山,母亲去世早,从小跟继母和残了一条腿的父亲过活。继母后来在生下三个孩子后又添了一对妹妹,家里负担顿时加重,他就不被允许再去上学了。

⑨她去时,徐宗的书包已被继母改做成了婴儿的尿布,徐宗正给婴儿搓尿布,虽笨手笨脚,却搓得认真,男孩搓尿布总让人觉得特别,有股辛酸味。

“你给我放下,你的手是用来演算数学题的,不是搓尿布的!”她像呵斥一个捣蛋的学生一样呵斥徐宗。徐宗不抬头,也不语,继续搓,搓尿布的手更用力了。

⑪她费了一下午的口舌,终也未说服徐宗,也没有说服徐宗的继母,倒是从村民那里听到了发生在徐宗身上的“怪事”:徐宗生下来那天,父亲依照老风俗,将他的胎盘脐带用扁担挑上,去一处风水地里掩埋,途中,被从山上飞下来的一只鹞鹰叼了去。这下不得了了,村里出生了这么多孩子,从来没遇见过这种怪象。这娃的衣胞脐带子咋就偏偏让鹞鹰叼了呢?人们一直认为衣胞被鹞鹰叼去是不祥的预兆。他一出生就给自己埋下了不受待见的种子。

⑫而作为老师,她才不信这些谣言,高山才出鹞鹰呢!

⑬一连三次,碰了三鼻子灰。最后一次,第四次,她又去了,这次,她带着身为公安干警的丈夫,还亲手为徐宗缝制了一个大书包。她将他的书本一股脑儿全部装进去,背在自己的背上,郑重向他宣布:你今儿再不跟我走,这位警察同志就会把你铐起来,抓回学校!一脸正气,一身警服的丈夫把徐宗的继母吓着了,她即刻为徐宗放了行。

⑭此后两年半的时间里,徐宗优异的数学成绩一直是她手中的法宝。

⑮终于,迎来了高考;终于,高考结束了。

⑯一个早上,刚打开房门,门外站着黑桩子一样的男人着实吓了她一跳。那人拄着一根拐杖,浑身稀脏,灰土色的褂子被磨出了大大小小的洞。那人喊了句:张老师!就“咚”的一声,跪下,眼泪滂沱而出。于惊诧中,她将他扶起,他颤巍巍地从胸前掏出一张纸——一张录取通知书—一徐宗的录取通知书。

⑰男人是徐宗的父亲,他说,徐宗外出打工了,这个喜讯应该先送给老师。一个巨大的超长布袋从男人肩上滑下,又缓缓落到地板上。

⑱那是个扎成四部分的沉甸甸的布袋,最下面一层里,装着一块腊肉,中间两层分别装着干青豆和黑木耳,最上头的一层里,装有三十多个土鸡蛋。他说,家里的这点儿东西实在拿不出手,没啥感谢老师,他一边说一边抹眼泪,一边搓着两只又黑又脏的手……

⑲他让她红了脸,难为情了很久。

⑳徐宗上了大学,他十分争气,一路奋进,一路飙升,成了硕士,博士,最后成了一名国内外著名的数学家,而徐宗从没忘记这位在人生紧要关头,猛拉了他一把的老师——张霞老师。每年的九月一日,无论身处地球的哪个角落,他都会向她问候,向她致意。他视她为恩师、贵人、伯乐……张霞老师也因培养出了一位数学家而名扬校内外。 

㉑而隐藏在张霞老师心里的那点儿小秘密始终困扰着她,一直想说,却终也没说出来。今天,她终于有勇气向徐宗表白了。她回复徐宗:“当初,我拼命将你拉回来,为的是让你为班级增分数,提名次,期末评比压力大,我不甘心,我并没有你认为的那么高尚啊!” 

“老师,天空飞翔的鹞鹰水远不会忘记把它扶上云霄的那双手……”徐宗从大洋彼岸传来的声音依然温和而坚定。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19年5期)

1.请参照下面表述,将主要事件补充完整。

徐宗关键时刻,弃学回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徐宗考入大学,父子感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你给我放下,你的手是用来演算数学题的,不是搓尿布的!(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品析句子的妙处)

(2)老师,天空飞翔的鹞鹰永远不会忘记把它扶上云霄的那双手……(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

3.请联系上下文,阅读第18段画线句,具体分析徐宗父亲的心理。 

他说,家里的这点儿东西实在拿不出手、没啥感谢老师,他一边说一边抹眼泪,一边搓着两只又黑又脏的手……

4.张霞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分析。

5.文章中有多处伏笔,请找出一处,并简析其作用。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