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日:“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课文《<庄子>二则》)

(二)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日:“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①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自见之谓明④。”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患:担忧②睫:眼毛③庄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④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

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标2处)

庄 跻 为 盗 于 境 内 而 吏 不 能 禁 此 政 之 乱 也。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去以六月息者也/不以千里称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王之伐越,何也

C.化而为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D.不知其几千里也/安求其能千里也

3.把文段(一)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文中所写的“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5.文段(―)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文段(二)记述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九年级语文对比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