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国家信息中心发布了2018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数据显示,我国数字经济已形成五大聚集区,相关投资增加明显。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政府和市场在“数字中国”建设领域的投资热度继续高涨,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其中,各级政府的相关投资项目有超过六成投向了公共服务领城。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类企业已经形成了京津地区、珠三角地区、成渝地区等五大聚集区域。

在人才供需方面,中西部地区提供的大量人才,很多都流向了东南沿海省份。报告还指出了在“数字中国”发展中,需要改进提高的地方。比如说我们东、中、西部的差距还在不断拉大;再比如大数据发展非常快,但是人才跟进的速度还不够快。

国家信息中心还发布了《“一带一路”贸易合作大数据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3.4%,高于我国整体外贸增速,而中亚地区与中国的贸易额增速最快。在2017年的“一带一路”贸易中,中国的进口额增速,五年来首次超过了出口。

(摘编自《2018中国大数据发展报告发布》,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2018年5月5日)

(材料二)

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为4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为236亿元人民币,较2016年相比增速达40.5%。预计未来几年,大数据市场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接近2/3的企业已经成立了数据分析相关部门,企业对数据分析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近四成的企业已经应用了大数据。在接受调查的1572家企业中,已经应用大数据的企业有623家,占比为39.6%,与2016年相比上升4.5%。

图1 中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及增速

图2 大数据分析方式

(自编自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网站发布的《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

(材料三)

近期,交通出行、网络购物等诸多网络平台企业纷纷被曝出可能存在大数据“杀熟”行为——购买同样的产品或服务,老客户反而要比新客户花钱更多。

“杀熟”不是新事物,并非线上独有,在线下也很常见。以到餐厅吃饭为例,你若常去某家餐饮店就餐,与店主、伙计熟悉后,久而久之,反而会出现被怠慢现象:点完莱呼叫下单,服务员却迟迟不来。

在“互联网+”消费环境中,“杀熟”发生更频繁、实现更容易,其背后是电商营销“千人千面”技术在起推手作用。平台方会根据搜集到的用户个人资料、购买习惯等行为信息,通过大数据模型建立用户画像,然后根据画像给不同用户推荐相应的产品、服务和定价,实行区别化的价格营销策略。说到底,用户相当于被大数据算法给“算计”了,消费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正当合法权益也受到侵害。

无论线上线下,“杀热”其实是“店大欺客”的一种表现。这个“大”,要么是“体量大”,仗着在行业中的支配地位,产生“奈何不了我”的盲目自信;要么是“架子大”,认为“用户忠诚度”足够高,导致服务开始缩水。

治理大数据“杀熟”等各种“店大欺客”行为,监管部门理应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堵住监管漏洞,提高违法成本;平台应坚持“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用更多优质服务吸引用户,并且在对大数据进行商业开发时,筑牢安全保护的防火墙,加宽隐私保护的屏障。

(摘编自《大数据杀熟,是在有意“消费”消费者的忠诚度》,《人民日报》2018年6月)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增加值最小,但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发展速度却达到最高。

B.近五年来,我国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的增加值和大数据核心产业规模的增速呈现反向关系。

C.我国大数据产业的规模较大,很多企业成立数据分析部门,有近40%的企业应用了大数据。

D.与2016年相比,2017年企业分析历史数据方式的空间受到别的大数据分析方式的挤占。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数字经济虽然发展较快,但存在区域性发展不平衡,人才跟进的速度还不够快等一些问题。

B.2017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额快速增长,五年来出口额的增速首次低于进口。

C.线上更容易实现“杀熟”,助推了电商等平台方搜集用户个人资料、购买习惯等隐私信息的行为。

D.欲杜绝“杀熟”等“店大欺客”现象,相关部要加强立法工作,管控行业行为,阻止行业垄断。

3.针对大数据主题,三则材料各自侧重介绍了哪些内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