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沂蒙山的虚和实

乔叶

①“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

②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这调调就在我心里扎下了根儿。不过,必须得承认,在没见到沂蒙山之前,我不认为自己属于歌里的那个“人人”。

③这个秋天,我终于来到了沂蒙山。上山这天,微雨。山石的轮廓像浸泡在薄薄的牛奶里,是典型的国画留白的韵致。能见度自然很低、也恰是因为能见度低,不知道远处是什么,也就没有了预期,因此走近之后端详的每个景点,仿佛都是意外的馈赠。好在早就领教了齐鲁大地的厚重人文,意外过后便也觉得顺理成章。

④一个名叫“齐鲁地”的景点很有意思。一块大石,中间裂开,左边是齐,后边是鲁。这是什么出处?本地朋友介绍说山下大田庄乡有个齐鲁地村,村东有条南北向的丘陵,俗称“土龙脊”、春秋战国时期是齐、鲁两国的军事分界线,南为鲁,北为齐。据民间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有士兵留恋此地,便在土龙脊两侧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形成了齐鲁地村。

③此前,沂蒙山景区就是根据这个说法,把龙脊这条线从山下顺到山上,创建了这么个景点。旅游当前,名头儿先传出来最要紧。放到筐里就是菜,这道理朴素又强大,而且,确实,大差不差。反正这里就是齐鲁之地,更何况还有以言之凿凿的民间文学为依靠的齐鲁地村呢?又不是做考古的,细抠那些虚情实况的比例含量,有什么要紧呢?《红楼梦》是虚的吧?正定的宁荣街、荣国府却是实的,荣国府里的荣庆堂、荣禧堂、贾母花厅,也统统都是实的。北京还有个照着小说里的样子脱下来的大观园,我还特地跑去看了看,林黛玉的床,探春的屋子,游客们一个个好奇地进去,满足地出来,谁的心情不恳切呢?

⑥“强大的虚构产生真实”,大作家博尔赫斯曾如是说。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因文学的虚构而成为实际的旅游之地,就是强大的虚构倒逼出了真实。所以啊,旅游和文化,旅游和文学,怎么能掰扯得开呢,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虚为实时实亦虚,实为虚时虚亦实——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也许这就是一切艺术的奥妙吧。

⑦沂蒙山景区显然深得此道。这里有从奥地利多贝玛亚引进的世界最先进的索道——坐缆车固然可以用凌空蹈虚的方式来赏景,这里的缆车却还是与别处不同:水晶缆车。说是水晶,其实就是玻璃。没错,为了能让你的视野无死角,所以你的脚底板下也是玻璃。

⑧脚底板下是玻璃的不止是缆车,还有塔山顶上的空中观景台。站在玻璃台上,你眼前是青山叠翠,脚下是绝壁深渊,但最极致的玻璃体验还不在此,而在一座桥上。这桥保持着一项世界纪录,是“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最长,跨度最大。桥中间有一段,大概60米吧,也是玻璃的。当你走在玻璃桥上,上下左右皆空,唯有大风猎猎、会有御风而行的神奇幻觉。

⑨玻璃,玻璃,无遮无挡,晶莹剔透——在这里,就是要让你凭借着虚空感最强的玻璃,来痛饮这最实在的美景。看吧看吧,像做梦一样;看吧看吧,像仙人一样。有意思的是,看到的越多,就觉得看到的越少;看到的越少,也觉得能看到的越多。这是为什么呢?

⑩“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在山下的沂蒙山小调活态博物馆,我终于听到了韦友芹《沂蒙山小调》的原唱,这毫无雕琢的歌声,高亢,脆亮,稍微带一些粗粝。这来自大地和民间的歌声,听得让我想落泪。我看不见这个人,只能听到她的歌声、她既虚幻又真切的歌声穿越了时间,结结实实地笼罩着我。不知道有没有人和我同感,听民歌,最让人反复品味的,就是“那个”“哎”这些虚词。我一直都觉得,就是这些无法用实词来言喻而只能用虚词来传达来的气息,最是沁人肺腑啊。

(原载《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1.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开始不觉自己是民歌里的那个“人人”,是因其之前未听到韦友芹那样毫无雕琢的原唱,心有隔阂。

B.作者在第③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微雨中山石轮廓所呈现出来的美态——朦胧且富韵致。

C.作者认为创建“齐鲁地”景点有本地民间文学作为基础就足够了,没必要如考古般对虚情实况进行论证。

D.作者在开头和结尾引用富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沂蒙山小调》,既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又突出了文章主题。

2.请简要分析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看到的越多,就觉得看到的越少;看到的越少,也觉得能看到的越多。

3.沂蒙山的“虚和实”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