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日,中国慕课大会召开,让中国慕课再次受到广泛关注。所谓慕课,即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2018年,教育部正式推出首批490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高校和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打破了时空的限制,拓展了学校的边界。通过慕课的线上平台,知识可以跨山越海,实现无远弗届的传播。中国慕课建设经过6年的快速发展,形成了“大带小、强带弱、同心同向、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从课程数量上来说,上线慕课数量由2017年的3200门增加到12500门,增加近3倍:学习人数由5500万人次到2亿多人次,增加近3倍;从结构上来说,从面广量大的公共课、通识课逐步拓展到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验课,建立起覆盖所有专业门类的慕课体系。如今,我国慕课的数量和应用规模居于世界第一。

(摘编自《中国慕课促进“互联网+教育公平”》,2019年4月22日《人民日报》)

材料二

慕课平台

运营主体

运营性质

有无客户端

开放范围

学堂在线

在线教育公司

盈利

面向公众

中国大学MOOC

教育出版公司与互联网公司

盈利

面向在校学生及公众

好大学在线

高校联盟

公益

面向在校学生及公众

表1 中国三大慕课平台基本情况对比

慕课平台

课程数量

学科领域

哲学

教育学

经济学

文学

历史学

法学

理学

工学

学堂在线

31

67

67

56

28

55

167

272

中国大学MOOC

56

260

180

211

63

180

577

929

好大学在线

81

97

208

208

58

148

265

399

表2 三大慕课平台部分学科领域开设课程数量对照

(摘编自三大幕课平台官网)

材料三

“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什么?不管你什么身份,身处何地,只要有一根网线,慕课上大量的学习课程就可以一键获取。借助互联网的技术优势,慕课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界限,打破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垄断,促进了优质教育资源开放共享。

于传统教学而言,慕课上“别人家的老师”无形中成为线下授课老师的参照对象,压力也是动力,从“以老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课堂形式的日趋丰富和信息密度的加大,很难说与慕课建设浪潮毫无关系。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慕课于教育改革的意义和价值更加凸显。但处于快速成长期的菜课并不是没有烦恼。从诞生初期,慕课建设就始终伴随着完成率不高的质疑声。有统计报告指出,中国慕课的课程完成率可能只有4%~15%。在2亿多的学习人次中,有近一半是社会学习者,其完成率或更不乐观。按照传播学的知沟理论,经济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正是造成知识差距的主要因素。慕课建设确实带给我们更多玫瑰色的希望,但在这之下掩藏的知识鸿沟,我们也不能视而不见。

从热推“颠覆者”概念到对"(慕课)不能取代传统教育”成为共识,更为理性的审视必将推动慕课建设行稳致远。而对于每个学习者来说,收藏、报名一打精品课程确实可以疏解快节奏社会中的焦虑感和失控感,但好饭也需要一口一口吃,所以与其做着玫瑰色的梦,不妨先登录打卡,学起来。

(摘编自《理性审视推动慕课建设行稳致远》,2019年4月22日《光明日报》)

1.下列对“慕课”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慕课是“互联网+教育”的产物,所有的优质课程都可以下载到电脑上随时免费观看学习。

B.中国慕课发展迅速,无论从课程数量还是课程结构方面都有长足发展,稳居世界第一位。

C.不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社会学习者其慕课课程完成率都比较低,后者的完成率可能更低一些

D.因为慕课能够带给我们玫瑰色的希望,所以它可以疏解人们现代生活中的焦虑感和失控感。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表1是从慕课平台的运营主体、运营性质、开放范围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三大慕课平台的相关情况,给人整体的印象。

B.学堂在线和好大学在线课程最少的两个学科都是历史学和哲学,体现平台管理机构所在大学以理为主、重理轻文的办学特色。

C.学堂在线和中国大学MOOC两个平台理学和工学两个学科的开设课程数量之和,远远超过其它六个学科开设课程数量之和。

D.三个慕课平台的共同特点是向公众开放,并且都提供学习客户端,方便学习者随时地学习在线课程,为学习型社会建设做了贡献。

3.与传统教育相比,慕课学习有哪些独特优势?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