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期对外公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明确提出,要将高中体育科目纳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高考综合评价体系,鼓励高校探索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未来将多管齐下,确保高中生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周按时按标准上体育课。教育部会不断采取相应措施、完善政策,在学校体育课时保障、教学内容严格监管和学校体育教学效果评估等方面,陆续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体育竞赛活动的积极性。

(摘编自《教育部:确保高中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每周按时按标准上体育课》,2019年7月27日)

材料二:

某地区就每天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问题,随机采访了若干名学生。其中分组情况:A组时间小于0.5小时,B组时间大于等于0.5小时且小于1小时,C组时间大于等于1小时且小于1.5小时,D组时间大于等于1.5小时。

  

材料三:

过去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有所改善,但中小学生营养过剩的情况普遍,超重和肥胖比例持续增加;在所有年龄层,近视的比例都在上升,而且有向低龄层次扩散的危险。虽然全国学生体质总体有提升,但提升效果不明显,某些方面还有下降趋势。

国家教育督导团督导检查发现,部分地区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仍然不能全面落实。从检查的学校来看,海南、吉林等省市部分学校体育课时仍然开设不足,许多学校没有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或者课间活动时间普遍不足25~30分钟,活动内容简单;部分地区小学1-2年级体育课开设时数不足,初中、高三体育课时存在挪占现象,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还得不到保证。部分中小学体育教学设施短缺、师资不足。

调查显示,一些省份中小学校体育工作条件达不到国家基本要求。其中,吉林省小学、初中、高中体育运动场地面积达标的学校分别占29.1%、62.7%和62.2%,体育器材平均达标率不足50%;山东省小学场地达标率为34.1%,中学为53%,器材配置达标率为10%.

教育部一份统计数字表明,全国城市(包括县、镇)学校需要体育教师336346人,缺少87278人,缺额26%;农村学校需要体育教师392821人,缺少234437人,缺额60%.

(摘编自《教育调查:中小学生的体育锻炼为何这么难?》)

材料四:

美国小学低年级阶段,学校的课程主要是体育、语言、数学、科学、音乐、美术,体育是主科之一,除了每天一节的体育课,一周当中会有两三节下午的活动课,也有教排球、篮球基础技能的体育课,算下来每周一到周五,每天至少有一节体育课,一周会有2~3节的活动课,加上中午自由活动的时间,孩子们每天在校内能保证近两小时的运动锻炼。二年级的男孩子们组队打篮球比赛已经有模有样。

在孩子们升读初中、高中,报考大学时,体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如果能成为校队成员,孩子升学时能占很大优势。学校的体育教育也有着非常立体的结构,科学课中有对人体的认知内容,还有基础的运动科学。在书店里,青少年读物货架上,有非常丰富的体育类书籍和体育名人传记。更具导向作用的,是整个社会对于体育运动的重视,比如美国社会可以用是否经常运动来作为阶层的划分依据,中产以上的家庭非常重视体育运动,成年人也会保持充分的锻炼时间;美国总统选举过程中,参选人的运动习惯、身材是否保持苗条也会影响选举人的喜恶。

(摘自“新浪体育”《美国娃的体育课怎么上》,2018年3月4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侧重国家的政策层面:高中体育科目将进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或者高考综合评价体系。

B.材料二侧重统计学生在校的体育锻炼时间:大部分学生在校体育锻炼的时间还没有达到要求。

C.材料三侧重分析中小学生体育锻炼时间不足的原因:既有客观条件限制,也有人为因素影响。

D.材料四侧重谈美国中小学体育教育的情况:体育是主科之一,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校在特殊类型招生中增设体育科目测试,可以改变目前一些学校只重视文化课学习而忽视体育课的现状。

B.超重和肥胖比例持续增加,近视向低龄扩散,学生体质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些都警醒人们要重视体育锻炼。

C.部分地区的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目标还不能落实,是因为体育课时不足甚至被挪占,课间体育活动较少。

D.美国不仅中小学重视体育,整个社会也有良好导向,如总统参选者体态臃肿,没有运动习惯,可能会落选。

3.请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怎样才能保证中小学生得到良好的体育锻炼。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