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进行电气栽培技术试脸。在电气裁培大棚中(下图),农作物生长在裸露的铜线下,高出地面约3米的铜线通电后产生的高绷电流能杀死空气或土攘中的细菌和病毒。在植物内部,高频电流加速天然带电粒子(如硫酸氢盐和钙离子)的运输,同时也使吸收二氧化碳和光合作用等代谢活动有所增加。目前在我国,一公顷的电气化温室大棚每天需要消耗大约15度电,耗电量非常低,但考虑到硬件成本问题,未在所有大棚中开展电气裁培技术。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发展电气栽培技术的最主要目的是

A. 延长作物生长周期,提高作物产量 B. 加快作物生长,降低生产成本

C. 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改善作物品质 D. 增加科技投入,提高产品价格

2.目前,在电气栽培大棚中种植最多的农作物可能是

A. 小麦 B. 牧草 C. 棉花 D. 蔬菜

3.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西部地区推广电气栽培的最大障碍是

A. 气候 B. 土地 C. 资金 D. 能源

高三地理单选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