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从一本《史记》开始

①陈正宏的《史记》课,在复旦是出了名的“变态”。在这门课上,没有PPT,没有讲授,没有教材。学生面前,只有一部《史记》:繁体、竖排、无标点。在接下来的一个学期里,你要给这部《史记》加标点:逗号、句号,逗号、句号……这是一门研究生课程,面向古汉语天赋较高的学生。

②33年前,陈正宏的治学生涯,也是从一本《史记》开始的。那会儿他年轻、有才华,被保送研究生,颇为自负。

③结果在研究生的第一堂课上,他刚走进导师章培恒先生的家,看到的就是繁体、竖排、无标点的《史记》。“那个陈正宏,你点一下吧。”章先生的绍兴普通话声音不高,但足以震撼门生。夏日将尽,地上热浪腾起,蝉鸣与翻书声交织在一起,烦乱一片,闷热不堪。23岁的陈正宏一边看,一边口头加标点,背上汗都出来了。

④给《史记》点标点,就相当于被“空投”到2200年前的汉王朝。古汉语仿佛一座座遮天蔽日的崇山,山高路远,即使最有天赋的学生,也要长途跋涉半年,才看得到些许微光。可它又如一座瑰丽的宝藏,魅力无穷,待你柳暗花明,人生也便随之豁然开朗

⑤那天的《史记》课,成功地让陈正宏铭记——“你过去读的《史记》,不是《史记》;你过去拥有的才学,也不算才学。”

⑥很久以后他才知道,“给《史记》点标点”,是章培恒先生从他的老师蒋天枢先生那里传承而来的独门心法。点完了全本的《史记》,他很幸运,正好碰上退休的蒋天枢先生被返聘回复旦,他又成了蒋门弟子。师生结缘那 一年,蒋天枢86岁,比陈正宏大整整60岁。

⑦“那时,我每周五去蒋先生家听课,走进楼下门厅,仰头喊一声。先生的头在楼梯口探了一探,看到是我又回去了,再出现时已经唐装整齐,手拄拐杖了。他是很重仪态的,见人从来都是一丝不苟。

⑧“他给我一个人讲《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说这不是一般的爱情,这其实是上古部落的联姻。他还在我的笔记本上,画河中之洲给我看。那些课我至今还记得。”

⑨临近毕业那一天,陈正宏写完论文,跑去打印。打字姑娘一边敲,一边对他说:“你们蒋先生走了。”

⑩几年以后,蒋师母托人带了一样东西给陈正宏,说:“这是老先生临走前,特地留给你的礼物。”礼物是一幅字,陈正宏展开一看,先生给他留下的最后7个字是——业精于勤荒于嬉。

⑪牢记“业精于勤荒于嬉”,不断地阅读《史记》,在陈正宏的心里,一些本质性的东西改变了。

⑫毕业后,陈正宏投身的第一个大任务是编《全明诗》。这一编,就是整整10年。他辗转于全国各地的图书馆,翻阅古书,将资料一张一张地抄录到卡片上。去东三省找资料的时候,正逢隆冬。在大雪没膝的天气里,他涉雪去图书馆,细读那些满是灰尘、从未被人翻过的明刻本。

⑬真的读书人,心志不受世俗牢笼的禁锢,古籍于陈正宏而言,是活着的、值得珍爱的宝贝。而在这么多史籍中,他最爱的,仍是《史记》。

⑭他花了30年,终于知道,为什么当年在课堂上,老师要一遍一遍地说《史记》。

⑮“司马迁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一个真正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汉武帝那么牛,他觉得也不过是他笔下的一个主人公而已。

⑯“如果能够完整地读一遍《史记》,你最终会发现‘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而你在《史记》滋润的阳光中沐浴过,再度回到有时不免灰暗的现实中,就会变得更有预见性,更有智慧,也更有定力。”

⑰ 30年倏忽而过。

⑱现在陈正宏也站到了讲台上,面对年轻的学生,他手一指:“《史记》的这一篇,你们去把标点点上。”30年前后的复旦,人、事、物全变了,但有他在,陈寅恪、蒋天枢和章培恒这一脉流传下来的治学精神,仍在传承。

⑲一个人能坚持做一件事的动力是什么?

⑳对陈正宏而言,这种动力来源于“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提点:先生说要点标点,他便去点标点;先生伏案研究、教书育人,他便也沿着先生的路伏案研究、教书育人。

(21)他说:“我想收很多很多学生,在这些人当中,一定会有不止一位,最终超越我们。被人超越,是我作为老师一生的心愿。这意味着我最终不负老师之托,把业传承下去了。”

(选自《读者》2018.23期,有删改)

1.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④段画线的句子。

3.根据选文内容,概括写出陈正宏回忆了蒋天枢先生为他做的哪些事?

4.选文第⑬段写“而在这么多史籍中,他最爱的,仍是《史记》”,结合全文,分析陈正宏最爱《史记》的原因有哪些?

5.结合选文内容,说说陈正宏是一个怎样的人。(写出两点即可)

6.选出对选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   )

A.选文第①③段两次出现“繁体、竖版、无标点”,既写出了《史记》之难,又表现了教学手段的一脉相承,同时也起到了点题的作用。

B.“业精于勤荒于嬉”意为“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蒋先生用此句嘱咐陈正宏要精进治学,不可荒废。

C.蒋先生身穿整齐的唐装,一丝不苟的样子,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

D.选文第⑰段“30年倏忽而过”与后文“30年前后的复旦,人、事、物全变了”,意在揭露当今学术界很多人不能潜心治学的现象。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