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甲)荔枝香近

周邦彦

照水残红零乱,风唤去。尽日恻恻轻寒,帘底吹香雾。黄昏客枕无憀① ,细响当窗雨。看两两相依燕新乳②。

楼下水,渐绿遍行舟浦。暮往朝来,心随片帆轻举。何日迎门,小槛朱笼报鹦鹉③。共剪西窗蜜炬。

(注)①无憀:无聊的意思。②燕新乳:燕子刚刚孵出雏燕。③报鹦鹉:暗含鸟雀恋巢之意。

(乙)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下列对词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两首词都描绘了香雾萦绕、燕子呢喃、鸟雀呼晴、春和景明的优美景色。

B.乙词由眼前的荷花写到故乡的荷花,由赏荷转入思乡,下片起笔直抒胸臆,“何日”二字写出了词人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回到家乡。

C.乙词中“久作长安旅”的“久”体现了虽然远离故乡,但长安的繁华美好,却也值得人留恋,因此久久停留。

D.乙词中“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是写芙蓉花的名句,与后面的“梦入芙蓉浦”相呼应。

2.下列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词用不多的笔墨、寥寥几个场景,便勾勒出一种黯然神伤的心境。

B.乙词也写了游子思乡的情结,写人写景写梦都清新自然,不加雕饰。

C.两首词的最后三句都是描写实景,写了词人与思念之人相见时的情景,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展望和绵绵期冀。

D.甲词最后化用“何当共剪西窗烛”的诗句,写出了倦客思归和对家园的向往之情。

九年级语文诗歌鉴赏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