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谈谈“匠人规则”

①小时候,在老家农村看木匠做活,那木匠的一举一动至今历历在目:一把卷尺时刻搞在衣兜里,不时拿出来量一量、测一测;一支铅笔夹在耳朵上,经常取下来写一鞋、画一画。用不了多久,一件件崭新精致的门窗、桌椅板凳便呈现在人们眼前。一块木料,有无用途,能不能用,怎样使用,不是用眼看,更不是靠“老本”、凭“老经验”去推断下结论—权威只有一个,就是用尺子量一量,用墨线校一校。这就是“匠人规则”。

②规则自古有之。《礼记》中羹之有菜者用梜,其无菜者不用梜”(汤里如果有菜,就要用筷子来夹;如果没有,就不用了筷子,只用汤匙),是为饮食设定的规则,这让人们的行为儒雅。“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这是对孩子设定的行为规则,了父子间的伦理关系。诸葛亮在刘备离世前,听到的那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诱惑,但诸葛亮能够遵循君臣间的规则,便成为了一代名相;西汉末年的王莽却采用了“僭越”的形式,被一个“篡”字来作了评价。

③生活中失去了规则,后果就会不堪设想,飞机违反导航规定就会迷失航向,火车不按规定及时扳道就会跑错轨道,医生不按操作规程治疗就会引发医疗纠纷,煤矿不按安全规定作业就会诱发矿难,生产奶粉厂家不按规定生产就会危及生命健康……不论是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还是社会生活中,都必须按规则办事,违背了规则,就必然受到规则的惩罚;

④规则的存在自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必然,所以有规则就应不折不扣地无条件遵守。匠人们之所以令人肃然起敬,源于他们对工作一丝不苟,始终遵循“尺子最有发言权”这一准则所谓“嗜之越笃,技巧越工”用在他们身上最为贴切。我们遵守“匠人规则”不仅能获得尊重,我们还能够得到自有,取得成功。比如,我国目前大力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使自然的规则得以体现。31年前,中国提出的改革开放是遵循了发展的规则;而20世纪90年代,中国加入关贸组织也是在市场规则下求得双蠃的结果。在生活中,“匠人规则”就是我们必须拥有的一种意识,它让我们能够获得在学习和生活上的成功。

⑤因此,“匠人规则”成为衡量工作优劣的标准—规则就是尺度,规则就是准绳。因为规则是有棱有角、是非清楚的,丁就是丁,卯就是卯;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规则又爱憎分明:一方面,它似刀枪,打击和惩罚违反规则的人;另一方面,它似屏障,保护和赏赐遵守规则的人。

⑥“匠人规则”启示我们,尊重规则、敬畏规则、遵守规则,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前提和根本。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各种各样的规则都陪伴在我们身边—这些人人皆知,贵在自觉,难在自觉。不管是学校学习,还是日常生活,只要像木匠那样,凡事用“规则”这个权威的尺度量一量、校一校,老老实实、认认真真地按规则行事那么,美好的前途就会向你招手,“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之潇洒人生就会为你所有。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开头段写“小时候,在老家农村看木匠做活”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规则自古有之,彰显出规则所具有的文化传统。

B.我们对待各种陪伴在身边的规则所持的态度应是贵在自觉,认认真真地加以执行。

C.规则具有两面性:打击和惩罚违反规则的人,保护和赏赐遵守规则的人。

D.规则的存在就有其存在的道理和必然,但有规则我们不一定就应不折不扣地接受。

5.阅读选文后,结合你的生活实践,谈谈你对规则的理解。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