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云纹铜禁

①在介绍“云纹铜禁”的那期《国家宝藏》播出后,许多观众都被“云纹铜禁”背后的故事所打动,“云纹铜禁”也因此成为了热门话题。

②“云纹铜禁”现存于河南博物馆,是春秋时期的古物,因表面遍布朵朵云纹而得名。“禁”,在我国古代,是贵族宴飨宾客或祭祀祖先所用的案几。后来,周人见证了商人的落败,认为商纣王因肆意饮酒才使得商朝走向败亡,所以西周的统治者就将盛放酒器的案几称为“禁”。

③如今人们看到的云纹铜禁,做工精巧,但它刚出土时的模样却让人十分心疼。1978年,河南省西南部的丹江水库水位下降,一座古墓被冲开,数件青铜器和玉器被冲出丹江,河南省文物部门对这座楚国时期的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大量文物,云纹铜禁就是其中之一。出土时的云纹铜禁是难以计数的青铜碎片,根本分不清谁是谁的“邻居”,而最终让其复活的,是中国青铜古器修复界三大圣手之一——河南博物院高级技师王长青。在一堆铜梗乃至铜渣儿面前,王长青研究断痕,小心拼接,耗时四年多。河南博物院研究员任常中说:“云纹铜禁的修复,是王老先生一生遇到的最大挑战。它越洋过海,到美国展览,至今没有走位变形,堪称经典之作。”

④云纹铜禁有着霸气的外形。1米多长的禁身上方攀附着12条龙形怪兽,它们探首吐舌,面向禁的中心,禁身的下方是12条虎形怪兽,蹲坐在禁下支撑着器件,庄严神圣之感让人不禁想到了“问鼎中原”的楚庄王,正如赵世纲先生所说:“它是楚国黄金时代的器物,是楚国能够争霸中原的一种象征!”

⑤另外,云纹铜禁令人折服的还有它的制作工艺。云纹铜禁的制作方法相当特别,采用的是失蜡法。即先用蜂蜡做成铸件的形状,再用其他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加热融掉蜂蜡后,再将青铜溶液灌入其中,冷却之后就成了铸件本身。失蜡法是中国固有的三大传统铸造技术之一,云纹铜禁的出土将中国失蜡法铸造工艺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100年。对于美国人来说,失蜡法是现代西方制造业乃至西方崛起的温床,他们难以想象中国在2500年前,就能够铸造出这样复杂的器物。

⑥因此,学术界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作为中国人,你到河南博物院,想看就能看云纹铜禁;作为外国人,要看云纹铜禁,必须先到中国。”

1.文章第③段中加点的词语“复活”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2.文章最后一段引用学术界的话有什么表达效果?

3.阅读全文,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云纹铜禁”成为当前热门话题的原因。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