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丘为落第归江东

王 维

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

为客黄金尽①,还家白发新。

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

知称②不能荐,羞为献纳臣③。

(注)①《战国策·秦策》载,苏秦游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②称:称衡,有才辩,孔融曾上表推荐他。③献纳臣:进献忠言之臣,这里是诗人自指。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怜君不得意”中由一“怜”字引出,“怜”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不得意”,暗扣标题中的“落第”。“况复柳条春”中“况复”递进一层,将伤别之情和人生不如意融合起来,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丘为的怜惜。

B. 颔联写了苏秦只身困于长安、盘资耗尽的窘况;返回时,由于忧愁的煎熬,两鬓又新添了白发。一“尽”、一“新”,两相映照,丘为的凄苦之状与诗人的哀怜之情如在眼前。

C. 颈联写丘为孤独一人长途返回,太湖畔唯有微薄的家产,生计窘迫。从字句间读者仿佛看到一个步履沉重、心情懊丧的人,低头走向自己的家园,令人产生怜悯的共鸣。

D. 尾联诗人认为自己明知丘为有才华而不能将他推荐给朝廷,自愧不如孔融,同时于“羞”中寓愤,对于贤才遭弃的黑暗政治表示了愤慨。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