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甲)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 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必敬必戒   引以为戒   戒备森严   戒骄戒躁

B.以顺为正   天下顺之 逆来顺受   百依百顺

C.与民由之   由是感激   必由之路   咎由自取

D.独行其道   圣贤之道   道听途说   能说会道

2.翻译文中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

(甲)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翻译: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理【解析】
景春认为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纵横家,一举一动能左右天下的局势,是大丈夫;而孟子不以为然,认为他们“以顺为正”,算不得大丈夫。

(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翻译:富贵不能使他迷惑,贫贱不能使他动摇,威武不能使他屈服。

理【解析】
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重视“仁”“礼”“义”,在“富贵”“贫贱”“威武”面前能坚守做人的原则,得志时能“独善其身”,不得志时 能“兼善天下”。

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结合上文说说苏秦和于谦是否称得上“大丈夫”。

(链接材料一)

(苏秦)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倾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①。苏秦曰:“嫂,何前倨②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③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④,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⑤乎哉!”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

(链接材料二)

(于谦)自奉俭约,所居仅蔽风雨。帝赐第西华门。辞曰:“国家多难,臣子何敢自安。”固辞,不允。乃取前后所赐玺书、袍、锭之属,悉加封识,岁时一省视而已。

(节选自《明史•于谦传》)

注:①[谢]表达歉意。②[倨]倨傲,不敬。③[季子]即苏秦。④[不子]不把他当儿 子。⑤[忽]不重视,忽略。

九年级语文课内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