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治国理念是治国行为的先导,决定着政府的内外政策,影响着一个王朝的兴衰成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及李斯就把它(焚书的主张—一引者)实行了。把关涉到社会、政治问题的“诗、书、百家语”都烧掉,只留下关系技术作用的医药、卜筮、种树之书。涉及社会、政治问题的,所许学的,只有当代的法令;有权教授的人,即是当时的官吏。

——吕思勉《中国通史》

材料二  汉初承秦政之酷和秦火之余,百物凋零而百废待举。秦政是汉人所痛恨的,此时,道家“清静无为”之说,给“休养生息”政策提供了玄妙的论证,于是法家政治一变而为黄老政治。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三  汉武帝在意识形态上独尊儒术,在帝国行政中却重用酷吏张汤、赵禹和杜周,他们都是法律专家。汉宣帝(汉武帝曾孙)很喜欢读法家申不害的《君臣》篇,还公然声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秦朝时治国理念来自哪一家学说,并指出始皇践行这一治国理念的具体措施。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如识,指出汉初统治者的治国理念源自于哪一学派?历史上对汉初出现的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局面有何美称?

(3)据材料三概括汉武帝治国有何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武帝、宣帝的治国理念有何重大影响?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