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我国自2000年开始,65岁老年人人口比重已经超过7%,60岁人口(根据联合国规定,老年人是指60岁及60岁以上的人)比重已经超过10%。这充分地表明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而且,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中国老龄化现状主要体现为老龄化加速、两性老龄结构失衡、地区老龄化失衡三个特点。世界卫生组织撰写报告称,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要远远快于很多低收入国家和高收入国家,在以后的25年里,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在全人口中的构成比预计划将增加1倍以上。我国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现代社会普遍会出现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现象,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总和生育率低迷状况,社会卫生水平快速提升促使人口平均期望寿命长。

(摘编自黄明安《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建议》)

材料二:

表1  2000年“五普”时按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分的地级市分类汇总情况(个,%)

PA

年轻型

成年型

老龄型

合计

7%<PA≤10%

PA>10%

东部城市数量

2

20

61

4

87

占东部城市总数的比重

2.3

23.0

70.1

4.6

100

中部城市数量

0

46

35

0

81

占中部城市总数的比重

0

56.8

43.2

0

100

西部城市数量

3

50

32

0

85

占西部城市总数的比重

3.5

58.8

37.6

0

100

东北城市数量

0

23

11

0

34

占东北城市总数的比重

0

67.7

32.4

0

100

全国城市数量

5

139

139

4

287

占全国城市总数的比重

1.7

48.4

48.4

1.4

100

表2  2010年“六普”时按人口老龄化程度区分的地级市分类汇总情况(个,%)

PA

年轻型

成年型

老龄型

合计

7%<PA≤10%

PA>10%

东部城市数量

2

9

50

26

87

占东部城市总数的比重

2.3

10.3

57.5

29.9

100

中部城市数量

0

7

55

19

81

占中部城市总数的比重

0

8.6

67.9

23.5

100

西部城市数量

0

10

55

20

85

占西部城市总数的比重

0

11.8

64.7

23.5

100

东北城市数量

0

3

17

14

34

占东北城市总数的比重

0

8.8

50.0

41.2

100

全国城市数量

2

29

177

79

287

占全国城市总数的比重

0.7

10.1

61.7

27.5

100

注:特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记作PA,全国287个地级市划分为年轻型城市(PA≤4%)、成年型城市(4%<PA≤7%)和老龄型城市(PA>7%),将老龄型城市进一步细分为7%<PA≤10%和PA>10%的两类城市。

(摘编自陈蓉、王美风《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迁移与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

材料三: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习近平同志指出“满足数量庞大的老年群众多方面需求、妥善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百姓福祉”。目前来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呈现出以下主要特征:老年人口规模庞大,给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和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带来压力;快速老龄化进程与劳动力总量减少并行,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给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挑战;空果老人和独居老人总量大,家庭养老支持功能明显弱化。但值得指出的是,未来二三十年即将步入老年的“新一代”老年人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预示着我国老龄事业面临新机遇。比如受教育水平持续提升,接受新事物及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普遍增强。又比如,在物联网、互联同等信息通信技术的推动下,智慧养老平台快速发展有利于为老年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

(摘编自翟振武、陈佳鞠《充分认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规律和特征》)

材料四:

在美国,老年地产业起步于著名的养老社区“太阳城”,社区内养老设施齐全。在澳大利亚,养老地产的经营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高级护理中心以及退休老人居所。日本将“倒按揭”和“生活保障制度”相结合,鼓励日本老龄人士采用按揭方式进行养老融资。韩国住宅金融公司则推出“住宅担保年金”制度。在英国,养老基金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效地将居民储蓄引入实体经济。

美国AT&T公司在2013年推出了一款名为 EverThere智能跌倒报警器。在瑞典,养老机构、老年基金会与文化机构进行合作,共同提高老人福祉。土耳其重点发展老年保健旅游,不断完善各项老年保健配套设施,吸引越来越多的欧洲老人到土耳其进行健康旅游。

(摘编自崔炜《国外老龄产业发展的热点领域分析及对我国的启示》)

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东、中、西和东北四大地区层面看,“五普”时地区间地市层面老龄化程度差异显著,东部地区老龄型城市的比重远远高于其他三个地区。

B. 2000到2010年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的老龄化速度加快,老龄型城市数量急剧增加,但老龄化程度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依然很大。

C. “五普”时全国仅有约半数地市属于老龄型城市,“六普”时全国几乎九成地市属于老龄型城市,10年间全国地级市普遍跨入老龄化社会。

D. 从“五普”到“六普”,年轻型城市减少,成年型城市亦急剧减少,这可能与年轻型城市基数小,而且成年型城市老龄化的速度也较快有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材料一分析了中国社会老龄化问题的状况、原因及具体应对措施,材料三分析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B. 2000年,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预计未来老龄化人口占全人口的比例比预计划将持续增加。

C. 现代社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实施及社会卫生水平的快速提升,一定程度上加快了中国老龄化的进程。

D. 老年人口规模庞大、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同时劳动力总量减少等是目前中国老龄化的突出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意义重大。

3.根据材料四,请谈谈国外老龄产业的发展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