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世界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求文学家对于人生的深刻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因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如果只就故事说,陈鸿的《长恨歌传》来必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或洪异的《长生殿》,元稹的《会真记》来必不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兰姆(Lamb)的《莎士乐府本事》来必不如莎士比亚的剧本。但是就文学价值说,《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都远非它们所根据的或脱胎的散文故事所可比拟。我们读诗,须在《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之中寻出《长恨歌传》《会真记》和《莎士乐府本事》之中所寻不出来的东西。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或是崔颢的《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里面也都有故事,但是这两段故事多么简单平凡?两首诗之所以为诗,并不在这两个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达出这种情趣的艺术本领。这两段故事,你和我都会说,这两首诗却非你和我所做得出,虽然从表面看起来,它们是那么容易。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趣味”。

(摘编自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文学趣味低下自然就不喜欢诗,不喜欢诗的人自然对其他文学体裁的佳妙之处有所隔膜

B. 《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小说有有趣的故事,不描写人的内心世界或社会真相。

C. 要真正欣赏文学作品,仅仅像儿童一样喜欢故事是不够的,要探求文学家对人生的深刻观照和表达技巧。

D. 第二段画线句“所寻不出来的东西”指的是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用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达出这种情趣的艺术本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 文章拿诗与其他文学种类进行比较,肯定诗的特质,并指出来了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和戏剧的局限性。

B. 文章运用了比喻的论证方法,形象地说明小说中的故事是为作品的旨趣服务的,希望读者关注故事以外的东西——小说中的诗。

C. 文章还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方法,以突出《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剧本很高的文学价值。

D. 文章列举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和崔颢的《张千曲》两个例子,意在说明有“趣味”的人才能写出看似简单平凡而故事后面有情趣的诗。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并没有否定爱好故事,只是认为读小说只见故事不见其中的诗,是舍本逐末,并不可取。

B. 只爱好小说和戏剧而不爱好诗的人只能看到小说戏剧中最粗浅的一部分。

C. 作者提倡读诗的主要目的是希望读者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

D.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与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一样,其中的故事简单而平凡,但故事背后的情趣耐人寻味,一般人写不出这样的诗。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