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文言文阅读

董邦达轶事

董邦达,字孚存,富阳寒士也。厄科场,滞京师,寓武林会馆。资尽,馆人迫之,徙于逆旅,质衣装以给。无何装尽,逆旅主人逐,窘无所之。有刘媪者,奇其才,谓必不长贫贱,馆之家;属勤业以待再试。邦达日夜磨砥,期得第自振,且酬媪德。

榜发,仍落第,恚甚,蹀躞街市,倚一高门痴立。启门者见之,呵问,告以下第生,其人大喜,要入款语,出红笺倩书谢柬。既而留食,谓董曰:“某,侍郎司阍仆也;君适所书,大为主称赏,肯留此代笔否?小有薄奉,以资君旅。”邦达方失路,欣然诺之。自是一切书牍,皆与董拟草,其文辞往往当意。侍郎益信任仆,有密事,召仆至内室拟稿;仆惶窘良久,乃以实告。侍郎大骇,急延邦达至厅,具衣冠见之,且谢曰:“使高才久辱奴辈,某之罪也。”因请为记室,相得甚欢;俄为之纳妇。邦达每念其恩,益自刻厉。逾年,举于乡;又四年,及进士第。

先初,邦达赴举京阙,其父为贷廿金以附侍讲某公北行。公曰:“董君寒士,何须盘缠,北土气寒,汝衣甚凉薄,即以备御冬可也。”翌日启程,则凉薄如昔。诘之,曰:“家本无资,曩金亦假之戚友者。寒士宜寒骨,颇堪霜雪,不愿以予故,增父累也。”

(选自《清名人轶事》,有删改)

[注释]①蹀躞( dié xiè):往来徘徊。②司阍(hūn):守门。③甘(niàn):二十。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质衣装以给(质:典当)

B.仍落第,恚甚(恚:恼怒)

C.急延邦达至厅(延:邀请)

D.曩金亦假之戚友者(假:虚假)

2.下列加点虚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俄为之纳妇。②辍耕之垄上。

B.①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②不愿以予故,增父累也

C.①逾年,举于乡。②皆以美于徐公。

D.①邦达每念其恩,益自刻厉。②其如土石何?

3.据史载,董邦达后来官至高位,且为一代名家。读完此文,我们发现他能获此成就并非偶然。下列对其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感恩之心。如刘媪收留了他,他努力学习,希望“得第自振”,以“酬媪德”。

B.能吃苦。(有孝心)如他不愿加重父亲的经济负担,以“寒士宜寒骨”,表明自己甘愿承受艰苦生活的磨练。

C.有才华。所写书牍,“文辞往往当意”。

D.有野心。如为成就学业“日夜磨砥”。

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具衣冠见之,且谢曰:“使高才久辱奴辈,某之罪也。”

(2)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九年级语文课外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