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山间布谷鸣

杨泽文

①在我的乡下老家,人们并不大知晓布谷鸟还有“杜鹃”“杜宇”和“子规”等别称。可见,“布谷”的叫法多出于农人之口。如果从“布谷”一词的发音以及语意来理解的话,分明就与二十四节气有关,以致多少洋溢着土地的芬芳和古老的气息。

②记得早年在乡间生活时,出于好奇,我曾多次向老人们打听过布谷鸟的情况,但在他们的闪烁其辞中收获甚微。因为绝大多数老人一辈子都没有近距离地见过布谷鸟,更谈不上仔细观察了。再说,布谷鸟鸣叫时正是农耕大忙的季节,有多少人有闲功夫跑到山林间去侦察布谷鸟?

③“布谷是来催人干活的,而不是让人来观看的。”这是乡村老者常对我说的一句话,以致常让我再难开口继续询问布谷鸟的事。我只好在每年布谷鸟鸣叫的日子里,不断争取上山放牧的机会,以便亲自观察。可我的愿望总是一次次落空。在山林间独自鸣叫的布谷鸟,似乎只可闻其声而不能见其形,每当你悄然地寻声而去时,它早已察觉了你的意图,鸣叫声便立即停止了。

④父亲知道了我的努力后,随即表示出很不理解的样子。他对我说:“该让人看的鸟,它会主动近距离地接近你并让你开眼的,比如燕子啊,麻雀啊,喜鹊啊,乌鸦啊,等等。而布谷鸟本来就是不愿让人来观看的,它只希望你聆听到它的声音,然后记起该干什么就去干什么……”

⑤父亲的话虽然打击了我,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观察的机会。最终,一个难得机会到来了。当我在林间一棵大树下观看鸟巢中的鸟蛋时,忽然觉得惊奇不已:巢中原有的四个小鸟蛋中,这天增加了一个大鸟蛋。正让人暗自纳闷,突然有布谷的鸣叫声从高空飘落。惊喜中我抬头仰望,很快就在绿叶簇拥的一根细枝上,看见一只比野鸽小一点的褐色鸟儿,正在独自发出“布谷布谷”的鸣叫。发声时头向前伸和向上昂,两翼低垂,尾羽上翘且散开,显得羞怯而庄重,孤寂而自信,失落而脱俗……

⑥为避免遭人指责,我没有向别人泄露自己侦查布谷鸟的事。我只是把鸟巢中看到的鸟蛋异常的情况告诉了乡村小学的一位老师。那位老师说:“鸟巢中最大的那枚鸟蛋,是布谷鸟寄放的。它是一种寄生性的鸟,自己不会做巢,也不会哺育幼雏。从孵卵到育雏的工作都要由别的鸟儿来替它完成。因此,你发现的装有五个鸟蛋的鸟巢,将来出巢的只会是一只鸟,这只鸟当然是布谷鸟。至于其他孵化出的小鸟很快就会被布谷幼雏挤出巢外。说起来这有些残酷,但这是自然现象啊……”

⑦记得听完老师的介绍,我对布谷鸟的好感降低了许多。原来在乡间受人尊崇的布谷是一种连巢都不会做的鸟,而且每一只布谷鸟的出现是以另一种鸟的几只幼雏作牺牲为前提的。出于少年的义愤,我再次到林间,将鸟巢中的布谷鸟蛋捡了出去,直到后来我亲眼见到四个小肉团似的小鸟幼雏出壳时,内心才开始踏实起来。多年后的今天,每当我回想起这件事时,心里似乎又有了一点内疚之感。因为我的无知行为,山林间缺少了一只布谷鸟的鸣叫。

⑧“时令过清明,朝朝布谷鸣。”这是唐代诗人杜牧在《布谷》诗中的句子。从清明之后起算,布谷鸟的鸣叫期也就一两个月,然后,它就在林中做默不作声的“隐士”了。

1.下列说法与文意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布谷鸟还有“杜鹃”“杜宇”和“子规”等别称。

B.在山林间独自鸣叫的布谷鸟,每当你悄然地寻声而去时,鸣叫声便立即停止了。

C.每一只布谷鸟的出现往往是以另一种鸟的几只幼雏作牺牲为前提的。

D.布谷是一种寄生性的鸟,自己不会做巢,但会哺育幼雏。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讲了“我”从布谷鸟的侦察探究中一步步了解布谷鸟的心路历程。

B.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细致的神态描写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布谷鸟羞怯、高贵的气质和孤寂、自信的性格。

C.文中“我”对布谷鸟的态度前后发生着变化,由开始时的好奇、感兴趣到好感降低、愤怒到最后的内疚。

D.文章第③④段反复强调“布谷是来催人干活的,而不是让人来观看的”,一方面为后文“我”的内疚埋下伏笔,一方面隐含着每种生物都有它存在价值的道理。

3.“多年后的今天,每当我回想起这件事时,心里似乎又有了一点内疚之感。”作者为什么内疚?

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