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指南针(俗称罗盘)的发明和应用,与海上航路的开拓有着更直接关系。中国很早就利用人工技术和磁石的指极性来实现人工的地理定位,这对航海罗盘的发明和使用具有决定性意义,对海上航路的开拓具有密切关系。

②从目前能找到的历史文献资料看,最早将指南针用于较大规模航海的时间是在北宋宣和年间。宋代笔记《萍洲可谈》中讲到,舟师“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南宋时期,随着更大规模航海的出现,指南针已成为必备的主要航海仪器,应用更广泛。《诸蕃志》明确记载,“舟舶来往,惟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失,生死系矣”。

③使用罗盘航向定位,大大提高航行的安全性,与海图配合使用,成为古代远航的主要技术手段。罗盘一经华船普遍使用,很快被阿拉伯航海家接受。1181年出版的阿拉伯《商业宝鉴》,清楚讲到阿拉伯人模仿中国罗盘的制作和使用过程。阿拉伯语中,表示罗盘经度方位的词,就是中国闽南语中的“针”。12世纪,罗盘传到地中海,首先使用罗盘的是意大利商船。可一直到14世纪末,他们使用的罗盘都不如中国商船使用的罗盘准确度高。

④罗盘还可以用来记程,并导致航海图的出现和逐步完善。航海者依图计程,航程、航路也被叫作“针路”。13世纪南宋的一位官员赵汝适,比较精通航海业务,能够监视并制作标有航路和“针位”的各国地图。郑和船队所以能够在印度洋上来去自如,依靠的就是标有“针路”的海图。

⑤罗盘定位技术之所以很快传到印度洋、波斯湾以及红海沿海国家地区,既与中国船队经常停靠那里有关,也与中国航海人侨居在这些国家沿海城市有关。在那里,汇集着众多的来自阿拉伯、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和水手,他们相互交流信息,完全可以从中国航海人那里获得有关罗盘的知识与航海图。航海图纷纷出现,与航海进入大航海之前的13世纪的航海第一盛期不无关系。目前可考的现存古海图是1311年绘制的一幅,标有罗盘方位线和边尺,边尺其实也是“针路”的进一步规范和明晰。罗盘使航海图的制作逐步进入定量制图阶段,为后来的大航海做了基础技术准备。

⑥中国早期使用的罗盘准确度相对高,但一般是“水罗盘”形式,或把磁针用灯芯草穿起,浮在水面上,或者置于人的指甲盖上,方式简单。相对准确的还有沈括的“缕旋法”,将指南针悬在无风处观察。比较完备的罗盘带有天干地支刻度,指示方位更明确。后来欧洲人做了改进,不用缕旋,改用支轴,俗称为“旱罗盘”。中国使用“旱罗盘”是从日本辗转引进的。一种技术输出,改进后再输回来,创新不断循环,体现了技术交流的可逆性特征。

(摘编自冯并《指南针的传播》)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海上航路的开拓是离不开利用人工技术和磁石的指极性来实现人工的地理定位的。

B.阿拉伯人制作和使用罗盘的技术是从中国引进的,这从阿拉伯《商业宝鉴》中可看出。

C.郑和船队在印度洋能来去自如,依靠的是南宋赵汝适制作的标有“针路”的各国海图。

D.罗盘定位技术流传到海外与中国航海船停靠海外和中国航海人侨居海外沿海城市有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围绕指南针及其原理、意义这一内容来开篇,提出了本文要说明的对象。

B.文章第三、四段阐述了指南针的两个作用,并分别列举出了正反事例加以对照阐述。

C.文章第五段说明指南针、航海图的传播及其应用概况,突出它们在大航海中的重要性。

D.文章第六段介绍了指南针在不同时期的使用形式和特点,说明技术交流可使技术进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北宋宣和年间就是最早将指南针用于较大规模航海的,南宋时指南针的应用更为广泛。

B.指南针和航海图的大量制作是13世纪航海进入大航海前的航海第一盛期的关键因素。

C.因阿拉伯人制作的罗盘准确度不如中国罗盘准确度高,所以欧洲人对水罗盘做了改进。

D.中国罗盘传到海外,而“旱罗盘”又源自欧洲,可见技术创新可双向循环,永无止境。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