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材料一:漫画《我为什么不幸福》         材料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材料三:

幸福的哲学(节选)

周国平

①谈幸福问题,价值观是绕不过去的。人生在世,价值观决定了人生的境界。有人可能会说,价值观也是因人而异的,没法讨论。我说可以讨论,评价不同的价值观是有一个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人性。

②我们来看一看,人身上什么东西最宝贵,最值得珍惜,我们让它们处在一种好的状态,让它们的价值得到实现,人生就是幸福的。人身上有两样东西最宝贵,一是生命,二是精神。生命是最基本的价值,没有生命什么也谈不上。同时,人不只是生命,还是精神性的存在,这是人和其他生命的区别。我写过这样一段话: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那么,怎么算是把命照看好呢?生命应该是单纯的,把命照看好,就是保护好生命的单纯,珍惜平凡生活。怎么算是把心安顿好呢?精神应该是丰富的,把心安顿好,就是积聚心灵的财富,注重内在修养。

③所以,幸福就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没有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再多也不会真正幸福,有了这两条,物质的东西少一点也是幸福的。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是好的品质,也是好的状态,具备了它们,也就具备了幸福的能力。因此,立足于价值观看幸福,问题就变得清楚简单——支配自己的价值观,就可以支配自己的幸福。

④用这两条衡量,我觉得我们时代的重大迷误是过分地从外在方面去寻求幸福,把金钱、财富、物质的东西、外在的成功看得太重,大家一窝蜂都在追求这些。当然,你可以追求,但为了追求外在的东西,把生命和精神的状态弄得不好了、混乱了,你就是因小失大,结果一定不幸福。所以,不要随大流,到底什么能让你真正感到幸福,你要去问自己的生命,问自己的灵魂。

1.材料一中,漫画的主人公为什么感觉不到幸福?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

2.材料三中作者说“老天给了每个人一条命,一颗心,把命照看好,把心安顿好,人生即是圆满。” 分析作者连用两个“一”的表达效果。

3.对于材料三第3节的论证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头就提出了“幸福就在于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这一观点。

B. 运用了对比论证,从正反两个方面突出了“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对于“幸福”的重要性。

C. 用大量事实论据论证了“生命的单纯和精神的丰富”与“幸福”的关系。

D. 最后得出结论:立足于价值观看幸福,幸福问题就变得清楚简单了。

4.联系材料二和材料三,分析《西游记》中猪八戒和孙悟空的幸福观。

九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