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越是困难时期,越要关注民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摘自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1)针对材料一中出现的现象,商鞅变法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马牛布野,外户动辄数月不闭。至(贞观)十五年,米每年值二钱。

——杜佑《通典》卷七

(2)材料二中所述的经济繁荣景象,得益于“太宗”采取的什么措施?当时又出现了哪些新的生产工具有利于农业发展?

材料三 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就职演说

(3)针对材料三“首要任务”,罗斯福政府所采取的直接措施是什么?在社会福利方面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四  

(4)根据材料四中图一、图二的数据变化,分别体现了1978年以来中国的什么政策的尝试?

材料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那么,在“六稳”和“六保”中抓重点,保人民就业水平。

——百度百科

(5)据材料五指出,“六稳”和“六保”的重点是什么?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