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魏征,巨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武德末,为太子洗马。见太宗与隐太子阴相倾夺,每劝建成早为之谋。太宗既诛隐太子,召征责之曰:“汝离间我兄弟,何也?”众皆为之危惧。征慷慨自若,从容对曰:“皇太子若从臣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宗为之敛容,厚加礼异,擢拜谏议大夫。数引之卧内,访以政术。

征雅有经国之才,性又抗直,无所屈挠。太宗每与之言,未尝不悦。征亦喜逢知己之主,竭其力用。又劳之曰:“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三年,累迁秘书监,参预朝政,深谋远算,多所弘益。

七年,代王珪为侍中,累封郑国公。寻以疾乞辞所职,请为散官。太宗曰:“朕拔卿于仇虏之中,任卿以枢要之职,见朕之非,未尝不谏。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工。虽有疾,未为衰老,岂得便尔耶?”征乃止。

十二年,太宗以诞皇孙,诏宴公卿。帝极欢,谓侍臣曰:“贞观以前,从我平定天下,周旋艰险,玄龄之功无所与让。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人,成我今日功业,为天下所称者,惟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于是亲解佩刀以赐二人。

寻遇疾。征宅内先无正堂,太宗时欲营小殿,乃辍其材为造,五日而就。遣中使赐以布被素褥,遂其所尚。后数日,薨。太宗亲临恸哭,赠司空,谥曰文贞。太宗亲为制碑文,复自书于石。特赐其家食实封九百户。太宗后尝谓侍臣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因泣下久之。乃诏曰:“昔惟魏征,每显予过。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所以虚己外求,披迷内省。言而不用,朕所甘心;用而不言,谁之责也?自斯已后,各悉乃诚。若有是非,直言无隐。”

(节选自《贞观政要·任贤》)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B. 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C. 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D. 自其逝也/虽过莫彰/朕岂独有非于往时/而皆是于兹日/故亦庶僚苟顺/难触龙鳞者欤

2.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谥,即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

B. 朕,人称代词,秦朝以前是“我”或“我的”意思,自秦始皇起专用做皇帝的自称。文中“皆称朕意”,即是这个意思。

C. 公,是表示对别人尊敬的称呼。“秦孝公”和文中的“郑国公”都是这个意思。

D. 太子洗马,是太子属官。即东宫官,主要负责教导太子言行,给予太子指导。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唐太宗一开始就对魏征礼遇有加,每次和魏征交谈都令太宗非常高兴。

B. 太宗认为贞观以前玄龄之功无人可比,贞观之后以魏征的功劳最大。

C. 贞观七年,魏征假托生病请求辞去侍中一职,而遭到了唐太宗的反对。

D. 太宗放弃了自己建造一座小殿的打算,把材料用来替魏征建造正堂。

4.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所谏前后二百余事,皆称朕意。非卿忠诚奉国,何能若是!

(2)公独不见金之在矿,何足贵哉?良冶锻而为器,便为人所宝。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