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宿江边阁①

杜甫

暝色延山径,高斋次②水门。

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

鹳鹤追飞静,豺狼得食喧。

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

(注)①此诗作于大历元年(766年),与《秋兴八首》作于同一年,时蜀中尚有崔旰之乱。②次:临。水门,指瞿塘峡口。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首联点明时间和地点,即日暮时分,江边高阁。“延”字富于动态感,不仅显示出苍然暮色自远而近的动态,而且透露出时间的渐进和暮色的逐渐加深。

B. 颔联写在江边阁上眺望所见,上句写山景,薄云似在山间栖宿,下句写江景,江中月影随波浪起伏翻动,其写景角度由上到下,由静到动。

C. 颈联由目见转为耳闻,以鹳鹤追飞时的鸣叫、豺狼攫取到食物时的喧嚷来象征蜀中一带动乱不靖、军阀混战、残害百姓的局面。

D. 全诗以景物变化为线索,次第展现作者所见的山径、水门、山岩、浪涛等,以及由此引起的感触与联想。情感由隐而显,逐渐强化深化。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相关诗句作出分析。

高一语文诗歌鉴赏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