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彭大刷子

张爱国

彭大刷子本名彭敬贤。

在九潭镇,说一个人有本事,就说他“有一把刷子”。彭大刷子确实很有“刷子”。

那年夏,九潭镇遭受大涝。入冬,人们纷纷逃荒。彭大刷子却把一家人安顿家里,自己光着两手去了百里外的省城太原。十天后,彭大刷子挑着两袋粮食回来了,半袋留家里,其他的送给镇上逃不了的老弱病残。有人问他怎么弄来的。彭大刷子胸脯一拍:“你们只管吃,我自有刷子!”于是,“彭大刷子”在九潭镇叫开了。

彭大刷子在太原城用的什么“刷子”?进城那天,彭大刷子碰上一个玩把戏的,就跟着看了一下午。次日一早,彭大刷子竟然堂而皇之地开起了自己的把戏场子,什么滚刀山、下火海、口吐火蛇,一个个玩得溜儿熟。彭大刷子又人高马大,国字脸棱角分明,说话字正腔圆,有磁性有感染力。太原城那些小媳妇小妹儿们每天追着看,还不断拿钱砸他。

就这样,彭大刷子每每在太原城玩上几天把戏,就往九潭镇送一回粮食,再回城接着玩。

这天,彭大刷子正玩着把戏,一伙土匪骑着马闯将过来。彭大刷子都跑了几丈开外,却见一个骨瘦如柴的小男孩傻在原地,于是一个飞身迎上,抱着小男孩从马蹄间滚了出来。彭大刷子把小男孩送回家——哪里是家?就是街角一个临时搭建的小窝棚和一个老人。彭大刷子一问,老人是东北人——日本人占领了东北,他一家八口一路南逃,到了太原就剩下了爷孙俩。彭大刷子丢下一把钱要走,老人却拉住他:“恩人救命之恩,老汉陨首难报。若不嫌弃,老汉愿以祖传手艺相送……”

一听说手艺是制刷子,彭大刷子哈哈大笑:“老人家,我九潭镇都叫我彭大刷子,若有幸承教,在下则名副其实也。”

同样半天工夫,彭大刷子就把破竹、制板、造型、磨光、钻孔、选鬃毛、栽毛固根、剪平修齐等一整套制刷手艺,掌握得门儿清。

灾害过后,彭大刷子回家开起了九潭镇第一家制刷作坊。彭大刷子的刷子,刷毛是上等猪鬃,不断裂,不变形;毛根蘸了松树脂,不松动,不脱落。彭大刷子还将黑、白、淡红、淡黄的猪鬃搭配起来,在刷面上点缀出双喜、聚宝盆、花鸟虫鱼等各式图案——彭大刷子的刷子,不仅是日用品,还是艺术品。九潭镇的人都买疯了。

日本人围攻九潭镇那天,一名中国守军副官找到彭大刷子,要买一千把刷子。彭大刷子问要这么多做什么。副官说,他们发现,每次战斗前,用刷子将战马的毛刷几遍,战马就精神抖擞,战力大增。彭大刷子胸膛一拍,保证三天内一把刷子不少。副官问多少钱。彭大刷子立马变了脸,擂着胸膛:“兄弟们在前线拿命与鬼子干,如果要钱,我彭敬贤还是中国人吗?还是人吗?”副官热泪盈眶,给彭大刷子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三天制一千把刷子,彭大刷子完成不了,就发动全镇的人,手把手地教。老婆有点想不开:“我们家好不容易有了这门手艺,一旦镇上的人都会了,我们以后吃什么?”

“我就不说国难当头大家与小家的话了,单说将来——等我们把小鬼子撵进大海,九潭镇人人制刷,家家卖刷,将是一番何等景象?”彭大刷子静静地看着远方,“等天下太平,我彭大刷子要让我九潭镇成为刷子镇,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都来我九潭镇买刷子。”

三天后,当彭大刷子将一千二百把刷面上呈“中国必胜”的刷子送去时,中国守军全体将士整齐列队,向他敬礼。

不久后,虽然九潭镇军民誓死抵抗,但九潭镇还是沦陷了。鬼子们也不知哪里得来的消息,要彭大刷子先制一百把“大日本皇军”的刷子给他们试试。彭大刷子摁了摁胸口,点了头。

九潭镇的人不干了,骂彭大刷子“日本狗”“狗汉奸”,连老婆孩子也骂他。彭大刷子不吭声,连夜上了一趟山,回家后把自己关进作坊里,制刷子。

几天后,当日本兵看到二三百把精美的“大日本皇军”的刷子时,拍着彭大刷子的肩膀,哈哈大笑。

然而第二天,日本兵就端着枪嗷嗷大叫地冲进彭大刷子家——那些“大日本皇军”的刷子在马身上才刷了几下,就掉了色,成了“大呆王”。 不仅如此,刷毛上还不知道被彭大刷子用了什么,凡是被刷过的马,皮肤红肿瘙痒,溃破流脓,焦躁不安,毫无战斗力。令日本兵恨得牙痒痒,然而,彭大刷子已带着一家人上了天柱山,参加了游击队。

如今,彭大刷子——彭敬贤已去世三十年,九潭镇也早已成了他当年梦想的刷子镇,但九潭镇的人依然传颂着他的故事,并且把一切坏人叫做“大呆王”。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第一段介绍了主人公的绰号彭大刷子,和他的本名彭敬贤。两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暗示了主人公形象的多样性。

B.水涝、土匪、逃关内、日本兵闹剿九潭镇等构建了小说的情节框架,营造了一个内忧外患的乱世氛围,为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提供了社会背景。

C.小说结尾看似与主要情节无关,但照应了文中“我彭大刷子要让我九潭镇成为刷子镇”,同时也说明彭大刷子的精神长存于家乡,深化了小说的主旨。

D.小说语言既有口语化倾向,如“门儿清”“把小鬼子撵进大海”“嗷嗷大叫”等,也有一定的古典色彩,如“陨首难报”“若有幸承教,在下则名副其实也”。

2.小说塑造彭大刷子这形象时多处使用对比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3.有人说该小说在文学上具有鲜明的传奇色彩请你先说说“传奇”在文学上的意义,再具体说明这个特点在该小说中的具体表现。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