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不语的王维,心中藏有一份深情

江徐

读唐诗宋词及前人诗作,便可知,历代那些文人墨客,文字风情万种,心思旖旎缝蜷,起初无不胸怀天下,持一颗经邦济世之心,最终因为现实,如此那般……

有一类人,因为失望而彻底归园田居,比如陶渊明,宁可在庐山脚下“展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辛苦过活,也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另有一类人,因为不甘或者担负某种人生使命而上下求索、一路沉浮,比如江雪独钓的柳宗元,几遭贬谪,最终在敕召回京的路上离世。也有人爬到高位,手握重权,一度飞黄腾达。

王维不在这几类之中。王维生活于唐玄宗在位时期,安史之乱发生时,他已步入晚年。他能够做到半官半隐,居庙堂之高,亦处江湖之远。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已成为王维个人品牌的广告语。区区十个字,写的既是现实之中的山野慢步,也道出作者的随遇而安的人生境界。活到极致,心成素淡。

春夜闲看古诗词,读到王维的这样两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内心不禁为之所动,好似春风吹过江南岸。

由此思量许久,仿佛看见渔人划船远去,徐徐然,悠悠然,歌声豁然似世外之人,又听到乃之声……我便在这两句诗文里,在虚无的欸乃声中忘记周遭,迷失自我……

这两句取自王维写给张九龄的诗作:

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张九龄当初写给王维的是什么内容,已经不得而知。两人年龄相差二十来岁,作为志同道合者,彼此欣赏、互相酬唱。身为前辈,张九龄在仕途上先行一步,应该也有意提携德才兼备的后生。

年轻时候,王维同样具有政治抱负,志在魏阙,胸怀廊庙,也曾向身居宰相之位的张九龄毛遂自荐:“贱子跪自陈:可为帐下不?感激有公议,曲私非所求。”这跟孟浩然当年写给张九龄的“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是一个意思、一个目的 ——老大,你看小弟我怎么样?

后来,张九龄罢相,王维被贬。再后来,有了这首诗。此时的王维好静、好道,万事不关心。当时的日常是这样的:

清晨静修,门外的木槿花恰自静好;夜里弹琴,风吹翠竹,明月来相照;兴致上来的时候,出门溜达,信步而行,行至溪水尽头,便坐下来,漫看天边云卷云舒;假若遇到渔夫樵者,很聊得来的语,便会忘记返回的时间。那也没什么关系,反正有大把大把的时光,反正不用担心某某喊他回家吃饭……

存在即合理,当一个人得道之后,外界与内心都是四通八达,毫无障碍。

人生行不通处,只因执念挂心,执着而放不下。

在诗信中,张九龄想跟王维探讨人生穷困与通达道理,大概他仍有想不通的地方,仍有不甘之处。王维没有正面作答。“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你问我人生贫困如何、通达如何究竟是怎样一番事理,我且唱着渔歌,划一叶扁舟,驶向江河深处去咯。

此时的王维已经四十岁,此时的王维真的已经不惑了吗?面对友人困惑,他选择不语。不语,不代表没有回答。山谷回音是回应,山谷沉默,同样是回应——无言的沉默。

孔子说,“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是针对一个时代而言。当诗人看透官场黑暗、想通过仕途实现安邦济国的抱负理想破灭后,他便完全倾向了归隐。

“渔歌入浦深。”这种不语,是否有几分“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无奈?是否也有几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淡然?

张九龄若能懂得,这种不语而隐去,是否也有几分拈花一笑、尽在无言的豁达意味?

总觉得,做到不语的人并非无义,恰恰相反,他的心中更易深藏一份诗意的深情。

(有删改)

(注)在张九龄任相时,王维对现实充满希望。张九龄罢相贬官后,奸相李林甫掌权,忠贞正直之士受到排斥、打击,政治局面日趋黑暗,王维的理想随之破灭。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怀着饱满的诗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为切入点,剖析了王维隐居的心路历程。

B.文章先分析了三类文人墨客在仕途上的不同人生际遇,进而指出了王维在对待仕途变化上的不同态度,为后文张本。

C.文章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王维被贬后富有诗情画意的生活场景,直观地表现了王维豁达闲适、淡泊的人生态度。

D.文章最后三段,与前文呼应,以设问的方式发人深思,回答了造成王维不语的深层原因,起到了震撼人心的作用。

2.文中画线的句子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3.“不语的王维,心中藏有一份深情”,请分析“深情”的内涵。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