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师说

韩愈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②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③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④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1.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子不齿              看不起

B.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      老师

C.郯子之徒              同类的人

D.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全面

2.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士大夫之族           蚓无爪牙之利

B.吾从而师之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位卑则足羞

D.不拘于时,学于余      此非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3.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我学习的是道,哪管他是生在我之前还是生在我之后呢?

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现在的很多人,他们离圣人也远去了,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C.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难道都出于这个原因吗?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句读不了解,疑惑就不能解决,有的向老师学习,有的不向老师学习。

4.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或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观点,接着阐述老师的职责,继而论述从师学习的必要性,再提出择师的标准。

B.第②段运用对比论证批判士大夫们“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突出其严重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学者必有师的论点。

C.第④段交代写作《师说》目的是赞许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时”指“时间”,“古道”指“从师”传统。

D.本文以散句为主,运用多种不同句式,又兼以慨叹、质疑、讽刺等语气,语言错落有致,情感充沛,又富有气势。

5.韩愈引用“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来证明要从师求学的观点。《论语》中也有许多讲学习的名言。请从下面三则中选择其一,说说你的理解。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②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子张》

③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