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他认为“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应该奉行“商办官助”的方针以发展民族近代工业。次年初,张之洞奏派(他)和在籍前国子监祭酒陆润庠、在籍前礼科给事中丁立瀛分别在通州、苏州、镇江设立商务局。丁立瀛在镇江无所作为,可是(他)与陆润庠却分别在南通和苏州创办了大生纱厂与苏纶纱厂,这就是清末流传一时的“状元办厂”的故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年轻的马克思谴责那种仅仅依据自私自利的打算或基于物质利益来选择职业的做法。他这样写道:“对于那些思想高尚、致力于为全人类服务的人们,历史称之为最伟大的人物;对于曾使大多数人幸福的人,经验颂之为最幸福的人。”这位17岁的青年认为,为人类服务并切实做到这一点是自己的本分,是一种福气。

——钟立恒周杰《巨星光环﹣﹣马克思恩格斯的坎坷生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是谁?“他”走了一条怎样的救国之路?

(2)根据材料二回答,马克思的“职业理想”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他取得的理论成果是什么?

(3)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担当,去完成。只有当我们真正担当起自己的责任时,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请你结合所学历史知识,以“责任与担当”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富有文采。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