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狄  青①

狄青在泾原,常以寡当众。密令军中闻钲②一声则止,再声则严阵而阳却,声止即大呼驰突。士卒皆如教。才遇敌,未接,遽声钲,士卒皆止,再声再却。虏大笑曰:“孰谓狄天使③勇?”钲声止,忽前突之,虏兵大乱,相蹂多死。追奔数里,前临深涧,虏忽壅遏山隅,青遽鸣钲而止。虏得引去,时将佐悔不追击,青曰:“奔命之际,忽止而拒我,安知非谋?军已大胜,残寇不足贪也。”

侬智高反邕州,诏以青为宣抚使击之。谏官韩绛言:“青武人,不足专任,请以侍从文臣为之副。”时庞籍为相,对曰:“属者王师屡败,皆由大将轻,偏裨自用,不能制也。今青起于行伍,若以侍从之臣副之,号令复不得行。青昔在鄜、延,居臣麾下,沉勇有智略,若专以智高事委之,必能办贼。”于是诏岭南用兵,皆受节制。

或言:“贼标牌不可当。”青曰:“标牌,步兵也,遇骑兵必不能施,愿得西边蕃落民自从。”或又言:“南方非骑兵所宜。”青曰:“蕃部善射,耐艰苦,上下山如平地,当瘴未发时,疾驰破之,必胜之道也。”及行,日不过一驿,所至州,辄休士一日。至潭州,遂立行伍,明约束,军人有夺逆旅菜一把者,立斩以徇,于是一军肃然。时智高还守邕州,青惧昆仑关险厄为所据,乃按兵不动,下令宾州具五日粮,休士卒。值上元节,令大张灯烛,首夜宴将佐,次夜宴从军官,三夜飨军校。首夜乐饮彻晓,次夜大风雨,二鼓时,青忽称病,暂起如内。久之,使人谕孙沔,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数使劝劳座客,至晓,客未敢退。忽有驰报者,云:“夜时三鼓,元帅已夺昆仑关矣。”青既渡,喜曰:“贼不知守此,无能为也。”已近邕州,贼方觉,逆战于归仁铺,青登高望之,贼据坡上,我军薄之,青使步卒居前,匿骑兵于后。蛮使骁勇者当前,尽执长枪。前锋孙节战不利,死。将士畏青,莫敢退。青登高山,执五色旗,麾骑兵为左右翼,出其后,断蛮军为三,旋而击之。左者右,右者左,已而右者复左,左者复右,贼不知所为。贼之标牌军,为马军所冲突,皆不能驻,枪立如束,我军又纵马上铁连枷击之,遂皆披靡。智高焚城遁去。

青既入邕州,敛积尸,内有衣金龙之衣者,又得金龙盾于其旁,或言:“智高已死,当亟奏!”青曰:“安知非诈,宁失智高,敢欺朝廷耶?”

(选自冯梦龙《智囊·兵智》,原文有删改)

【注】①狄青:北宋著名将领。②钲:军中所用乐器,此处实指锣。③狄天使:狄青每次上阵,都脸上罩着铜面具,勇猛异常,西夏军以为是天神天将下凡,称他为“狄天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再声则严阵而阳却           阳:假装

B. 未接,遽声钲,士卒皆止       遽:突然,猛然

C. 虏得引去,时将佐悔不追击      引:引领,率领

D. 贼据坡上,我军薄之          薄:逼近,靠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忽止而拒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诏以青为宣抚使击之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 令暂主席行酒,少服药乃出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D. 逆战于归仁铺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能表现狄青军事智慧的一组是

①虏忽壅遏山隅,青遽鸣钲而止  ②若以侍从之臣副之,号令复不得行  ③青惧昆仑关险厄为所据,乃按兵不动   ④青使步卒居前,匿骑兵于后   ⑤宁失智高,敢欺朝廷耶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⑤   D. ③④⑤

4.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狄青在泾原抗敌时,就经常以少对多。他巧用钲声的变化和进退的假相来迷惑敌人,曾借此克敌制胜,大败敌军。

B. 丞相庞籍力排他议,极力举荐狄青前往邕州抗击侬智高,他认为狄青沉勇有智谋,无需文臣辅佐,完全能独当大任。

C. 有人顾虑南方不适合骑兵作战,狄青认为蕃兵虽善于射箭,惯走山路,可如果乘其不备,奇兵突袭,一定能获得胜利。

D. 狄青在上元节之际,故意张灯结彩,大宴将校,佯装贪欢寻乐,斗志松懈,却暗地里发兵,一举攻克了邕州的天然屏障昆仑关。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军人有夺逆旅菜一把者,立斩以徇,于是一军肃然。

(2)数使劝劳座客,至晓,客未敢退。

(3)青既入邕州,敛积尸,内有衣金龙之衣者,又得金龙盾于其旁。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