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由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编写,是我国古代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

B.《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原本叫《诗》,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305篇诗歌。音乐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160首;“雅”主要是宗庙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主要是朝廷乐歌,有40首。《诗经》的表现手法主要是赋、比、兴。

C.楚辞,其本义是指楚地的歌辞,后来逐渐固定为两种含义:一是诗歌的体裁,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楚国文学)。楚辞的创作手法是浪漫主义的,它感情奔放,想象奇特,且具有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和神话色彩。与《诗经》古朴的四言体诗相比,楚辞的句式较活泼,句中有时使用楚国方言,在节奏和韵律上独具特色,更适合表现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D.《古诗十九首》是在汉代民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五言诗,内容多写离愁别恨和彷徨失意,它的艺术成就却很高,长于抒情,善用事物来烘托,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古诗十九首》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

高一语文选择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