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1)写出一个用A装置或B装置制取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2)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 (NH3)。

①制取氨气应选用的一套装置为       (填字母代号)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氨水呈碱性。则上图可观察到什么现象?。

【答案】(1)A装置属固固加热型,可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组氧气;B装置属固液在常温下的反应装置,可用于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2)AD;试管中的液面会上升,无色的酚酞试液会变成红色。

【解析】试题分析:(1)加热高锰酸钾分解制取氧气的同时,还生成了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 +MnO2 + O2↑;

(2)①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可制取氨气属固固加热型,选A装置,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易溶于水,故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选D装置;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氨水呈碱性,那么将收集满氨气是试管倒扣在烧杯中,由于氨气溶于水导致试管中的压强变小,试管中的液面会上升,另氨水呈碱性,故无色的酚酞试液会变成红色。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题型】简答题
【结束】
23

某化学小组用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进行了下图实验.已知溶液甲呈蓝色。

(1) 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是否有气泡产生。

(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哪些溶质?(写化学式)

(3)请写出该实验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 没有;(2) Al (N03)3、Zn (NO3)2、Cu(N03)2;(3)Zn+2AgNO3=Zn(N03)2+2Ag、Cu+2AgNO3=Cu(NO3)2+2Ag

【解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化合物的溶液中置换出来。题出涉及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l>Zn> Cu>Ag,向一定量AgNO3和Al(NO3)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铜粉与锌粉时,铜粉、锌粉都不与Al(NO3)3溶液反应,金属与金属化合物中的金属活动性差距越大,越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故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Zn +2AgNO3=2Ag+ Zn(NO3)2 ,待Zn 反应完以后,Cu才与Ag(NO3)3溶液反应:Cu+2AgNO3==2Ag+ Cu(NO3)2 ,反应后的溶液呈蓝色,说明生成了硝酸铜,固体乙中一定无Zn 、一定含有Ag、可能含有Cu。(1) 向固体乙上滴加盐酸时无气泡产生。(2)溶液甲中一定含有生成的Zn (NO3)2、Cu(N03)2、没参加反应的Al(NO3)3。(3)该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两个化学反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n +2AgNO3=2Ag+ Zn(NO3)2 ,Cu+2AgNO3==2Ag+ Cu(NO3)2

【题型】简答题
【结束】
24

利用下图装置可做CO还原Fe2O3的实验,并检验该反应生成的气体产物。己知由A装置制取的CO气体中混有少量的C02。

⑴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⑵气体通过装置的顺序是A→________(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⑶D装置的玻璃管里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⑷从环保角度考虑,对以上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

⑸实验结束后,、若要确定C装置的溶液中溶质的成分,请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__________(提示:Na2CO3溶液呈碱性)

⑹称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杂质不参加反应)放入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盐酸,二者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58.lg(不包括烧杯的质量,且气体的溶解忽略不计)。试计算:

①生成二氧化碳是______②石灰石中杂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

九年级化学实验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