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东北地区略图及2009-2012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产量统计资料。

材料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东北地区形成了畜牧、狩猎、渔捞、采集、种植顺序的最合理生产方式。丰厚的冬贮,则是东北地区人们饮食文化的聪明创造,这种历史传统,直到今天仍在广大农村保留。

材料三:研究表明,由于地下土层中的盐碱成分水解后,被埋藏过浅的地下水频繁推到地表后因水分快速蒸发而沉积,是造成大庆及周边地区土壤盐碱化的主要原因。打井种稻,加大浅层地下水的开采强度,全面推行旱地改水田工程,是大庆及周边地区治理盐碱化的重要措施。

(1)说明2009--2012年黑龙江玉米播种面积、产量变化特征并分析产量变化原因。(4分)

(2)分析历史上东北地区生产方式形成原因和冬贮丰富的原因。(10分)

(3)说明大庆及周边地区实行打井种稻,推行旱地改水田工程的有利影响。(6分)

高三地理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