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爱无灵犀

朱砂

①国庆节,因为要接待几个俄罗斯客户,他打电话回老家,跟母亲说自己6号才能回去,公司越做越大,越来越忙,回老家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他知道,母亲想他,每时每刻。

②事实上,俄罗斯客人4号就走了,5号一大早,收拾停当,他开车带了妻儿踏上了回家的路。

③他撒了谎,因为他知道,只要说自己回家,母亲一定会到村口接。前些天下了雨,虽然这会儿天已放晴,可山里气温低,加上雾气正浓,一早一晚很是阴冷。母亲已经78岁了,腿脚又不好,总在风口里站着,身体哪受得了?

④然而,他还是失算了,车还没下公路,他便远远地看到了站在村口的母亲。

⑤母亲站在那棵大槐树下,不时地踮起脚,向公路方向张望。一头萎散的灰白头发在风中摇曳,整个身子像一株深秋被摘去了果实的玉米秸,干瘪的躯干没有一丝水分,看上去单薄而脆弱,仿佛稍有风吹草动,随时都可能零落成泥。

⑥母亲的左眼去年查出了白内障,在县医院看的。医生说老太太岁数大了,不适合开刀,再说也不敢给她开刀,怕老太太的身体吃不消。母亲自己也不肯再治疗了,说好歹还有一只眼,将就着得了,况且,这辈子该看的都看过了,临死再挨一刀,不值得。可他知道,母亲是心疼钱。母亲总说他们挣钱不容易,不要大手大脚。很早以前他想了,等再过一段时间,母亲的眼睛适合手术了,自己就带她去市里做了。他告诉母亲,手术的几个钱对自己来说根本算不了什么。他说这话时,母亲笑了,笑得很灿烂。儿子出息了,做母亲的一辈子盼的,不就是这个吗?

⑦村口离公路还有两三百米的距离,这么远,母亲昏花的老眼根本看不清,可母亲依旧固执地伸长了脖子,不时向这边张望着。他的眼有些潮湿。

⑧远远地,他停了车,妻子和女儿下车,一溜小跑过去。女儿大声喊着奶奶,犹如天籁,喜得老太太合不拢嘴。把母亲扶到车上,他问母亲:“不是打电话说6号才回家吗,今天才5号,怎么就知道我回来了呢?”

⑨“我是你娘,你那点儿心思我还不知道?”母亲咧着缺了牙的嘴,笑着,有些得意,有些狡黠,“不就是怕我出来接你们会染了风寒,故意跟我撒谎吗?我这掐指一算,就知道你们今天回来。要不,怎么叫母子连心呢?”

⑩“奶奶,您真是比如来佛还神,不用猜就知道我们今天回来。”女儿撒娇似的挽着奶奶的胳膊。

⑪这一刻,他忽然就相信了妻的话。妻说,爱,是有灵犀的。以前,每次往老家打电话,十回倒有九回是母亲接的。家里的电话没有来电显示,他一直纳闷儿,怎么每次不等他开口,母亲便知道打电话的人是他呢?莫非这爱的灵犀就真的这般灵光?

⑫不知不觉中,车进了胡同,嫂子笑着迎了出来。哥哥比他大9岁,三个孩子,一个女儿嫁在本村,一个儿子大学毕业在北京工作,另一个还在读书。

⑬女儿拉了奶奶去表姐家串门儿,妻和嫂子择菜做饭,他无所事事,一路闲逛着去菜园找哥哥。

⑭哥哥正在园子里侍弄白菜,见到他,喜上眉梢。哥俩你一句我一句闲聊着。问及母亲的近况,哥不觉叹了一口气:“娘越来越糊涂了,天天守着电话,不管谁打进来,张嘴就是一句‘二小儿啊,娘就知道是你’,弄得俩孩子都不敢往家里打电话了,怕娘一听打电话的不是你,失望……”

⑮他愕然,怪不得每次打电话母亲一猜一个准呢。

⑯哥哥抬头看了他一眼,顿了顿,接着说,“自从去年你去省城办事顺便回了趟家,娘想起来便到村头儿站会儿。国庆节这7天假,你明明说6号才回来,可娘愣是从1号起便天天去村口等……”

⑰他的心一阵阵痉挛。他一直都以为母亲接电话和去村口等他,不过是一种巧合,或者如妻子所言,是一种母子间的灵犀。原来,这爱里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灵犀,那不过是一个母亲,日复一日固执的牵挂与守候的结果。

⑱他眼前不由浮现出秋风中母亲翘首企盼的身影,那颤颤巍巍的身体,令他的心,刹那间,一片濡湿。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作者依据“心有灵犀”而“反弹琵琶”,亮出“爱无灵犀”的旗帜,可谓推陈出新,独出心裁。

B. 这篇以“母爱”为题材的小说,除了表现母子之间的深情外,还表现了兄弟之间、祖孙之间、妯娌之间、夫妻之间、母女之间平淡而真挚的亲情。

C. 母亲博大的爱、深沉的情,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小说在“爱无灵犀”中塑造的母亲真实、鲜明、感人。

D. 从母亲对儿子长期执著的守候和牵挂中,我们感受到母爱之心的律动,体察到母爱之情的温热。

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 “爱有灵犀”的说法,来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小说中的主人公“他”和“他”的妻子,以及年迈的母亲都相信爱是有灵犀的。

B. 在治疗母亲左眼患白内障的问题上,母子俩各有各的想法:母亲不愿做手术,是害怕临死再挨一刀,不值得;儿子“他”迟迟没带母亲去市里做手术,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C. 在“他”回家日期的问题上,母子俩都撒了谎。“他”撒谎,目的是想给母亲意外的惊喜;母亲撒谎,目的是不想让儿子知道自己天天都去村口等儿子,不想让儿子为自己操心。

D. 勤劳、简朴的母亲,为养育儿女操劳一生,如今年迈,又疾病缠身,却还在为儿子牵肠挂肚,以至于不顾风烛残年之躯在村口守候。

E. 小说结局部分将“母爱”升华到了较高的境界,哥哥揭开了事实真相,使弟弟推翻了“爱有灵犀”的说法,认识到母亲对儿子的爱是没有灵犀的,而是母亲固执的牵挂与守候。

3.第五自然段的景物和人物描写分别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分析。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