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材料一   2016年6月17日,央视报道致癌物超标136倍剧毒污水直排长江。漆黑翻滚的黑水奔入长江,曾经肥沃的良田变成千亩荒地,植物被毒死,牲畜无法饮用,农民也不再耕种。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的香隅镇地处长江南岸,当地的一条长江支流“通河”,本是大片农田的灌溉水源如今却变成了有害水源。农民不再耕种;曾经河流周边肥沃的良田,变成千亩荒地;通河更是翻滚着漆黑的黑水奔入长江,曾为“母亲河”的河水浇灌植物,植物被毒死,牲畜无法饮用。

材料二    2008年8月10日,江西省瑞昌巿发生自来水受污染事件,导致至少110人中毒送院。中毒人员分别送到巿内两所医院救治,病人年龄最小的只有1岁,最大的73岁,其中14岁以下儿童有10人。患者普遍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泄等症状。院方说,少部分人肝肾功能出现异常。乐安河是鄱阳湖的重要支流,历史上被德兴、乐平两市百姓称为“母亲河”。然而,随着上市公司江西铜业下属的德兴铜矿等矿山企业不断扩张,下游的乐平市深受污染之害,涉及9个乡镇约42万人。根据乐平市政府的调查报告,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上游有色矿山企业的生产,乐安河流域每年接纳的“三废”污水排放总量达6000多万吨,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和有毒非金属污染物种类有20余种。由此带来一系列损失,如9269亩耕地荒芜绝收,1万余亩耕地严重减产,沿河9个渔村因河鱼锐减失去经济来源。

根据材料简析水污染造成的影响及防治水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高三地理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