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碳酸钠在轻工、建材、纺织、国防、医药等工业中有重要的应用,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创立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技术的发展。

(查阅资料)①生产原料粗盐中含有少量可溶性杂质(MgCl2 和 CaC12)及不溶性杂质。

②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③生产原理:NaCl + NH3 + CO2+ H2O = NaHCO3↓+ NH4C1,分离得晶体 A,并使其充分受热,可分解制得纯碱及两种常见的氧化物。

④氯化铵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NH4Cl===NH3↑+HCl↑。

⑤部分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问 题讨论)

(1)溶液 A 中的溶质为  ________,流程中加入适量盐酸的作用是  ________。

(2)反应(2)中为提高产率,所通入气体的顺序是  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先通入 CO2 再通入 NH3       B.先通入 NH3 再通入 CO2

(3)上述生产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是  ________(填序号).

A.CO2     B.NH3     C.HCl     D.NaOH     E.Na2CO3

(组成确定)

(1)称取一定质量的纯碱样品,多次充分加热,称重,质量无变化;

(2)另取少量纯碱样品加入适量水,样品完全溶解,向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稀 HNO3,再滴加 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由上述实验可确定纯碱样品含有杂质  ________(写化学式).

(含量测定) 同学们为了测定该纯碱样品的纯度(假定只含一种上述杂质),设计了如下三组实验。甲组:取 12.0g 纯碱样品,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盐酸,直至样品中无气泡冒出。将反应所得溶液小心蒸发,并将所得物质干燥、冷却至室温称得固体质量为 13.1g.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乙组:取 12.0g 纯碱样品,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出反应装置 C 增重了 4.1g(所加试剂均足量,每一步都反应完全).实验结束,发现乙组测定的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是_________。

丙组:取 12.0g 的纯碱样品,完全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待完全沉淀过滤、 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从而计算出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组内同学提出意见,认为如果将氯化钙溶液换成氯化钡溶液则更好,老师认为有道理,原因是  ________。

九年级化学流程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