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你有没有这样的烦恼:为什么茫茫人海,蚊子只盯着你不放?朋友一点事都没有,你却一身包?

蚊子叮人真的和血型有关么?它们究竟是凭借什么依据来选择“青睐”对象的呢?

一直以来,人们都怀疑血型是吸引蚊子的重要原因。而这种怀疑在上个世纪70年代达到了巅峰。因为那个时候,有个研究疟疾的专家Wood做了这样的一个实验:找来了102个不同血型的人,然后让他们把胳膊伸进装有20只蚊子的密封箱里。10分钟后,检验蚊子肚子里的血液的血型,判断一下叮咬情况。对100多次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发现,O型血的人被叮次数最多。于是,Wood得出结论:O型血可能最招蚊子。

不,这实验破绽太多啦!诸如出汗、二氧化碳这样重要的变量,在这些实验都没有考虑到。于是,一个叫Thornton的人跳出来表示不服。Thornton又做了一系列补充实验,实验不仅考察了血型的影响,还增加了出汗情况、肤色、体毛等变量。最重要的是,实验过程中还消除了实验对象呼出的二氧化碳产生的影响。并且在考察每个因素时,都尽量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实验得出的结论:没有发现蚊子叮咬与血型存在必然联系,肤色和体毛也同样没有影响。但是,有一个因素影响显著,那就是出汗。

而在2004年,战局又被人横插一脚,这人是个日本科学家,叫Shirai。Shirai的实验对志愿者比较人道,使用的都是被锯了嘴的蚊子(对蚊子就不太人道了),但这样也就混淆了着陆和吸血的情况,而其亮点则是针对血型抗原假说进行了手臂涂抹血型抗原的实验。我们知道,血型的根本是血液里含有不同的抗原。假如蚊子对血型有偏爱,那么在手臂上涂抹血型抗原,应该可以蒙骗到蚊子、让结果形成显著差异?这个实验显示,O型血的H抗原较A型血的A抗原更吸引蚊子,A抗原较B型血的B抗原更受到蚊子的喜爱。所以吸引蚊子的程度,应该是O>A>B!但对于这样的结果,Shirai自己也不是很肯定。他觉得即使是血型抗原实验也无法证明蚊子对血型存在偏爱,因为实际情况中抗原在人体表面分布的浓度实在太低了!蚊子根本侦测不到!

综合来看,Shirai认为自己的研究并不能证明血型与吸引蚊子的程度有关。这个议题,至今还没有结束……

请回答问题:

(1)一直以来,人们都怀疑血型是吸引蚊子的重要原因。在抢救病人时,应以输______血为原则。在紧急情况下,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______血。

(2)专家Wood的实验破绽较多,是因为他有太多因素没有考虑,设计实验时未遵循____________原则,且应设置实验组与______组。

(3)出汗对蚊子叮咬情况影响显著。汗液的主要成分为水,还包括少量的________和________。

九年级生物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