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2017常德27题)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20世纪30年代流行的一首歌:《毕业歌》,田汉词,聂耳曲。

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救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作主人拼死疆场!我们不愿作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救亡。                

材料二  党的策略路线是发动团结与组织全中国全民族一切革命力量去反对当前主要敌人日本帝国主义与卖国贼头子蒋介石。      

——1935年12月25日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决定

材料三  目前中国人民的主要敌人是日本帝国主义,所以把日本帝国主义与蒋介石同等看待是错误的,“抗日反蒋”的口号也是不适当的。

——1936年9月1日 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决定

材料四  近日,教育部根据有关精神要求对大中小学教材进行修改,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进一步体现对历史的尊重,对抗战精神的弘扬,以及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确立“14年抗战”的概念,能让我们更全面更准确地看待历史、铭记历史。同时也表明,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尊严的决心及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2017年1月)新华时评

材料五  1938 年春,台儿庄战役打响。面对日军的凶猛进攻,负责指挥作战的李宗仁和白崇禧邀请周恩来到其寓所,共话战局,并在之后的作战中,基本遵循周恩来的建议。李宗仁指挥战前一向都拥兵自重的“杂牌军”在枪林弹雨中浴血奋战,他们放下成见,放下自私,携手共赴国难;中共则组织鲁南老百姓,冒着炮火,把大刀、弹药、粮食、蔬菜、肉蛋、烧酒、食盐等送上前线,再将大批伤病员运往后方救治。…… 六里石村,百多户人家,只不过是京杭大运河畔的小村落,却是大战时的后勤基地之一,一桶桶开水,一罐罐小米稀饭从这里送往前线。

(1)说一说《毕业歌》创作的历史背景。它表达了青年学生怎样的抱负?

(2)材料二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既要抗日,又要反蒋?

(3)材料三中,中国共产党认为把蒋介石与日本帝国主义同等看待是错误的,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历史依据是什么?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将“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的意义。(至少答2点)

(5)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五的主题。材料是怎样阐述这一主题的?(概括说明,不得摘抄原文。)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