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歌词在中国文学中的地位和发展变化真可以称得上是波澜起伏、一波三折。

据说,在人类还处于蒙昧阶段的时候,唱歌就作为一种本能的娱乐方式出现了。千辛万苦弄到只小野猪大野牛,终于有肉吃了,别急,篝火晚会先。《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

歌词还有一项重要的职能——劳动监督。《淮南子》中称: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大家一起抬一块巨大无比的木头,前面的人有节奏地喊着

号子“嗨哟”,后面的也紧跟着喊“嗨哟”。大家一起用力,发扬蚂蚁搬山的精神,同时谁也别想偷懒。

歌词与诗最早是难以区分的,但是,当“诗”明明白白还是“歌”的时候,它的地位绝对是高得让人没话说。所以孔夫子就教导人们说:“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诗礼并举可见其意义重大,不掌握两首流行歌词,就没法开口与人交流,那也就没法在社会上混了。

歌词发展史上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是由政府出面正式成立了皇家音乐学院——乐府。有人将其归功于那位会唱歌的皇帝——汉武帝,他创作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在当年也是唱红大江南北的。但乐府的首创权确实不属于他,出土的秦朝乐器上就已经刻有乐府字样。只是汉武帝的乐府正式明确了它作为歌词收集兼创作中心的职业化趋势。

后世皇帝中“最佳歌词创作者”的桂冠恐怕非南唐后主李煜莫属了,现今传下来的为数不多的数十篇歌词,可以称得上篇篇佳作,字字珠玑。

到了宋代,歌词创作更是盛极一时。但不知怎么回事,它怎么搞都弄得不像正经行当。词甚至一度沦落为厕所文学,据说欧阳修《归田录》记载,宋初有个叫钱惟演的人只有在如厕时才读词。显而易见,这词的地位眼看着是每况愈下了。至于作者,柳永因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而被皇上赐了“且去填词”,不得不去当了专业的歌词创作者。黄庭坚的“淫词艳曲”被人责为要下“阿鼻地狱”,秦观的小词被讥讽为“娘娘腔”。到了清代,受乾嘉考据派的影响,这种小词也被人赋予了“微言大义”,把宋人好不容易找出来的一块轻松地弄得又紧张起来,把好端端一个可以自由自在地高唱“我爱你,你爱我”的场所政治化了。

今天的宋词读者绝大多数正是冲着宋词那副“不正经”的腔调去的,而那些“不正经”的腔调,上有《诗经》的“郑卫之风”顶着,下有元曲垫着,倒是那位“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他的那句“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真正说出了宋词的关键——风情。如果没有了风情,宋词的吸引力恐怕要大打折扣了。

(选自侯皓元《宋词是黄昏的窗棂》)

1.下列关于“歌词”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孔子的“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说明了诗礼并举的重大意义

在劳动的时候,歌词还有一项特别重要的职能,就是劳动监督。

C.在歌词发展史上,最重要的阶段是由政府出面正式成立了皇家音乐学院——乐府。

D.唱歌作为一种本能的娱乐方式,在人类还处于蒙昧阶段的时候就出现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唐后主李煜可谓是皇帝中的“最佳歌词创作者”,其词称得上篇篇佳作,字字珠玑。

B.宋词最吸引人的是风情,如果没有风情,那宋词的吸引力恐怕就要另当别论了。

C.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记载的钱惟演如厕读词的故事,说明了人们对词的喜爱。

D.到了清代,轻松的小词被赋予了“微言大义”,变成了“政治化的场所”。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乐府作为歌词收集兼创作中心的职业化趋势,在汉武帝的乐府之前就开始了。

B.乐府的首创权不属于汉武帝,但他创作的《秋风辞》在当年却唱红了大江南北。

C.在宋代,歌词创作盛极一时,词的地位却是每况愈下,甚至一度沦为厕所文学。

D.柳永、黄庭坚、秦观都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在当时却都不被人理解。

高一语文现代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