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常回家看看,给空巢父母心灵慰藉

①2012年12月28日,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经全国人大常委会表达通过。新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为“老年节”。同时明确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常回家看看”正式写入法律,引起人们的热议。

②如今,“父母在,不远游”的传统已被打破,空巢老人越来越多。所谓“空巢”家庭,是指子女长大成人后从家庭中相继分离出去,只剩下老人独自生活的家庭。____年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_____%。即大约每4个老年家庭中就有一个空巢家庭,预计到____年空巢家庭率将要达到__%。

③对于空巢家庭老人来说,很多“尴尬”问题要着手应对。从生理周期上说,他们面临着从中年期到老年期的转型;从家庭周期上说,他们从家庭的核心或主干转为空巢家庭的独守者。

④国内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每星期能够看望父母的人群占16.4%,每个月能够看望父母的占13.8%,每三个月能够看望父母的占9.5%,每半年能够看望父母的占14.9%,而一年才看望一次父母的高达33.4%,三成子女一年才看一次父母。空巢老人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空巢综合症”可能随之而来。

⑤“空巢综合症”指的是,老年人由于缺乏子女和亲友之间的交流,会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感到孤独和寂寞,对自己的存在价值表示怀疑,陷入无趣、无欲、无望、无助的状态(心理行为表现)。

⑥这些负面情绪强烈或持久地反复体验即成为一种长期的精神刺激,容易导致内分泌、中枢神经和免疫系统功能的紊乱、失调和减退,抵抗力下降,出现入睡困难、早睡、睡眠质量差、头痛、乏力、消耗不良、心慌气短等症状,诱发或加重冠心病、高血压、支气管哮喘、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躯体疾病(躯体表现)。

⑦可见,精神慰藉的缺失是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关键杀手。对于老年人来说,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家中所受到的关心和尊重程度,是他们获得高质量生活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环境的变化,很多儿女很难做到传统孝道要求的“随侍在侧”,这就是更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关心,尽可能多地回家看看,多打打电话,多了解父母的需要。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他们确信,当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总是可以得到值得信赖的人提供的帮助,就能有效的缓解焦虑,保证拥有良好的心理感受和状态。

⑧尊亲、悦亲、养亲是传统孝道的精髓。孝道入法,是想唤醒子女的亲情良知,但也有网友担心,对于不孝者,强制手段不能强制出他们体恤父母的心。

⑨心理学家研究指出,儿童发展的早期(特别是出生后的两三年)是形成对父母之爱及其他情感与关系的关键期。在此关键期及以后,儿童与父母形成的感情和关系,与父母的教育方式、儿童的气质类型、家庭状况以及社会环境等都有着密切联系。也就是说,子女对父母的态度很早就相对固定下来了。这虽然不能完全预测成人后孝顺与否,但二者之间有一定关联。

⑩此外,早在10-11岁的时候,大多数人就已完成了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转变。因此,笔者认为,想要通过法律这种律他手段强制出孝道是不太可能的。法律只能起到提醒、警戒和事后惩罚的作用。想要让孝道得到弘扬,还得从娃娃抓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说明的内容?

2.选文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说明⑤⑥⑦三个自然段的位置不可以调换的原因?

4.选文第②段中划线语句运用了那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文第④段中划线语句中加点词不能去掉的理由是什么?

空巢老人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空巢综合症”可能随之而来。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