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6年11月30日下午经过评审,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国古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下图为“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材料二 沙棘为落叶灌木,花期4月下旬最盛,耐旱、抗风沙,被广泛用于水土保持。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多野生沙棘,但开发率不足5%,近年当地大力发展沙棘果汁加工产业。

(1)判断哪一个节气在沙棘花期最盛时,并从天文角度分析沙棘在该时段花期最盛的原因。

(2)指出黄土高原土颗粒大小分布的总体规律,并分析原因。

(3)分析黄土高原上的沙棘是如何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

高三地理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