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在19世纪末发现电子后,美国物理学家密立根在1907 − 1913年间进行了多次实验,比较准确地测定了电子的电荷量.密立 根并没有直接测量电子的电荷量,而是测定很小的带电油滴所带的电荷量,他发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是某一数值e的整数倍,于是称这一数值e为基本电荷量.

如图所示,两块完全相同的金属极正对着水平放置,板间的距离为d用喷雾器将油滴从小孔喷入电场,油滴从喷口出来时由于摩擦而带电,在电场中受静电力的作用.当质量为m微小带电油滴在两板间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的大小与速度大小成正比,油滴的重力不可忽略.

两板间不加电压时,可以观察到油滴竖直向下做匀速运动,通过某一段距离s所用时间为t1;当两板间加电压U (上极板的电势高)时,可以观察到同一油滴改做竖直向上的匀速运动,通过距离s所用时间为t2.忽略空气浮力,重力加速度为g.

(1)判断上述油滴的电性,要求说明理由;

(2)求上述油滴所带的电荷量Q;

(3)用X射线照射极板空间可以改变油滴的带电量.再采用上述方法测量油滴的电荷量.如此重复操作,测量出油 滴的电荷量Qi如下表所示.如果存在基本电荷,请根据现有数据求出基本电荷的电荷量e(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实验次序

1

2

3

4

5

电荷Q i(10−18)

0.95  

1.10

1.41

1.57  

2.02

高二物理解答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