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柳霞字子升,河东解人也。霞幼而爽迈,神彩嶷然,髫岁便有成人之量。笃好文学,动合规矩。其世父庆远特器异之。梁西昌侯渊藻镇雍州,霞时年十二,以民礼修,风仪端肃,进止详雅。渊藻美之,故遣左右践霞衣裾,欲观其举措。霞徐步稍前,曾不顾盼

岳阳王萧察莅雍州,选为治中,寻迁别驾。及察于襄阳承制,授霞吏部郎、员外散骑常侍。俄迁大都督,赐爵闻喜县公。寻进位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及萧察帝位于江陵,以襄阳归于我。

霞乃辞察曰:“陛下中兴鼎运龙飞旧楚臣昔因幸会早奉名节理当以身许国期之始终。自晋氏南迁,臣宗族盖寡。从祖太尉、世父仪同、从父司空,并以位望隆重,遂家于金陵。唯留臣独守坟柏。常诫臣等,使不违此志。今襄阳既入北朝,臣若陪随銮跸,进则无益尘露,退则有亏先旨。伏愿曲垂照鉴,亮臣此心。”察重违其志,遂许之。因留乡里,以经籍自娱。

太祖、世宗频有征命,霞固辞以疾。及察殂,霞举哀,行旧君之服。保定中又征之,霞始入朝。授使持节、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霍州诸军事、霍州刺史。霞导民务先以德,再三不用命者,乃微加贬异,示之耻而已。其下感而化之,不复为过。咸曰:“我君仁惠如此,其可欺乎!”天和中,卒,时年七十二。宣政初,赠金、安二州刺史。

霞有志行。初为州主簿,其父卒于扬州,霞自襄阳奔赴,六日而至。哀感行路,毁瘁不可识。后奉丧溯江西归,中流风起,舟中之人,相顾失色。霞抱棺号恸,愬天求哀,俄顷之间,风浪止息。其母尝乳间发疽,医云:“此病无可救之理,唯得人吮脓,或望微止其痛。”霞应声即吮,旬日遂瘳。咸以为孝感所致。性又温裕,略无喜之容。弘奖名教,未尝论人之短。尤好施与,家无余财。临终遗诫薄葬,其子等并奉行之。

柳霞立身之道,进退有节。观其眷恋坟陇,其孝可移于朝廷;尽礼旧主,其忠可事于新君。夫能推此类以求贤,则知人几于易矣

                              《周书·卷四十二》

【注】①嶷(nì)然:庄重、严肃的样子。愬:同“诉”。
1.下列文化常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霞字子升,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河东解人是籍贯。古人常用籍贯称呼,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人称孟襄阳;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人称王临川。

C.髫岁,髫指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桃花源记》中写到“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发垂髫是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D.及察殂,殂,去世。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陛下中兴/鼎运龙飞旧楚/臣昔因幸会/早奉名节/理当以身许国/期之始终。

B.陛下中兴鼎运/龙飞旧楚/臣昔因幸会早/奉名节理当/以身许国/期之始终。

C.陛下中兴/鼎运龙飞旧楚/臣昔因幸会早/奉名节理当/以身许国/期之始终。

D.陛下中兴鼎运/龙飞旧楚/臣昔因幸会/早奉名节/理当以身许国/期之始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昌侯欣赏柳霞的仪度,故意派人踩踏他的衣摆,看他如何应对。柳霞应对有度,颇有雅士风采。

B.柳霞以“宗族盖寡”“独守坟柏”为由,没有接受萧察的任命。直到保定中年,又被征召才入朝为官。

C.柳霞为官重以德教民,只对屡教不改者稍加惩戒,让其知道羞耻;对于被感化的人则不再认为他犯有过错。

D.柳霞为子至孝,在绝境中感动天地:扶棺西归时,愬天求哀,风浪得止;母病无救时,吮脓遂瘳。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霞徐步稍前,曾不顾盼。   (3分)

                                                     

(2)我君仁惠如此,其可欺乎!(3分)                

                                                    

(3)夫能推此类以求贤,则知人几于易矣。(4分)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