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必须有所选择

——吴晓波

①常有人把阅读与旅行并论,其实未必。

②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说:“我们从旅行中获得的乐趣,或许更多地取决于我们旅行时的心境,而不是旅行目的地本身。”相反,阅读的乐趣至少有一半取决于一本书所承载的知识本身,因此,旅行可抬脚就走,去哪儿都是风景,而阅读则必须有选择。

③对入了门的读书人来说,选书是一个经验活,如服装设计师看模特,瞥一眼便知三围、气质,一本书是否适合自己、是否有料有趣,速翻几页便一目了然。而书与人也有投缘之说,有些人的文字你死活读不进去,有些人的书你一读到就好像至尊宝遇见紫霞仙子那样:“咦,寻它千里万里,你真的在这里。”

④读书读到我这个年龄,有时候会生出“无书可读”的感叹,这不是矫情,而是因为每年的新书榜单等等已经与我的需求无关,同时,受个人知识体系的局限,费力自觅新食的难度自然便增加了。遇到这样的情况,各人的对付办法便见其性情。

⑤比如,当年的钱钟书号称“横扫清华图书馆”,直到无书可读,据说他的书房里后来只留下当工具用的百科全书,别人赠的书,统统论斤去卖了,他只需反刍本门学问,便满口锦绣。我最心仪的经济学家张五常到70岁后也叹息经济学“无书可读”,他的办法貌似就是不读本专业的书了,而移情别恋书法和摄影。

⑥我自然到不了钟、张两先生的境界,每年仍会抱回一摞一摞的书。

⑦蓝狮子读书会有一项服务,就是每月会从全国各出版社的新书中选出二十本,门类从政经到美食林林杂杂,推荐给它的上万个订户。每次审定书单,就是我近水楼台先得月,给自己发福利的时候,常常会挑中几本来看看,虽然挑中的书本大多也只翻过几页。

⑧我还会从读到的书中抓一条线索出来,比如去年我细读了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今年便把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找来读了一遍,顺便的又撞见赵一凡的《西方文论讲稿》,好好补了一回西方哲学演变史,这样的经历好比在潘家园古玩市场里觅宝,随心所触,便是欢喜。

⑨关于阅读,我还很同意卡尔维诺的说法,即一个人必须建立自己的“经典书目”。在他看来,“我们年轻时所读的东西,往往价值不大,这是因为我们没有耐心、精神不能集中、缺乏阅读技能,或因为我们缺乏人生经验。”所以,一个人的成年生活应有一段时间用于重新发现青少年时代读过的最重要作品。

⑩对于大多数的人而言,要实现卡尔维诺的这一认知进化,绝不是从一次阅读到另外一次阅读的过程,其中,必须加入日常生活的琐碎、磨难和喜悦。

⑪可我们往往也因为这些琐碎失去了读书的心情。作为一个当代读书人,要过一种纯粹的书斋生活,是绝无可能了。对于把旅行当成家常便饭的当代人来说,行万里路远比读万卷书来得容易。海涅在评价康德的一生时说:“此人是没有生平可说的。他每日的生活,就是喝咖啡、读书、写作、讲学、散步,一生雷打不动。”我没有看到过比这更震撼的生命评价。

(选自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有删改)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章开头引用了阿兰·德波顿在《旅行的艺术》中的话,其目的是?

3.结合语境,解释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我还会从读到的书中抓一条线索出来。

4.请分析第⑤段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5.请分析第⑨—⑪段的论证思路。

6.请谈谈你读过的一本著名的好书,并说说你从中学到了什么?(不得与试卷已有内容重复)

书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