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最苦与最乐》(节选),完成小题。(16分)

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是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安理得,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

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因为越是圣贤豪杰,他负的责任便越是重大;而且他常要把种种责任来揽在身上,肩头的担子从没有放下的时节。曾子还说哩:“任重而道远”,“死而后已,不亦远乎?”那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那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虽说他是一辈子感受苦痛,也都可以。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

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这却不然。责任是要解除了才没有,并不是卸了就没有。人生若能永远像两三岁小孩,本来没有责任,那就本来没有苦。到了长成,那责任自然压在你头上,如何能逃躲?不过有大小的分别罢了。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任,就得小快乐。你若是要逃躲,倒是自投苦海,永远不能解除了。
1.选文论证的主要观点是                              。(3分)
2.根据第二段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圣贤豪杰的最苦与最乐的关系。(3分)

                                                   
3.说说第三段是怎样论证中心论点的。(4分)

                                                   
4.“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用”中“这种作用”具体指代何种作用?(2分)

                                                    
5.结合全文的内容,谈谈你对“快乐”和“责任”关系的理解。(4分)

                                                    

八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