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习题。(共15分)

郭解,轵(zhǐ)人也,字翁伯。解为人短小精悍,不饮酒。少时阴贼①,慨不快意,身所杀甚众。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然其自喜为侠益甚。既已振人之命,不其功,其阴贼著于心,卒发于睚眦如故云。而少年慕其行,亦辄为报仇,不使知也。

解姊子解之势,与人饮,使之釂②。非其任,强灌之。人怒,拔刀刺杀解姊子,亡去。解姊怒曰:“以翁伯之义,人杀吾子,贼不得。”弃其尸道,弗葬,欲辱解。解使人微知贼处。贼窘自归,具以实告解。解曰:“公杀之固当,吾儿不直。”遂去其贼,罪其姊子,乃收而葬之。诸公闻之,皆解之义,益附焉。

解出入,人皆避之。有一人独箕踞视之。解问其姓名,客欲杀之。解曰:“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彼何罪!”乃阴属尉史曰:“是人,吾所急也,至践更③时脱之。”每至直更,数过,吏弗求。怪,问其故,乃解使脱之。箕踞者肉袒谢罪。少年闻之,愈益慕解之行。

解入关,关中贤豪知与不和,闻其声,争交欢解。已(解兄子)又杀杨季主。杨季主家上书,人又杀之阙下。上闻,下吏捕解。解亡。久,乃得解。轵有儒生侍使者坐,客誉郭解,生曰:“郭解专以奸犯公法,何谓贤!”解客闻,杀此生,断其舌。吏以此责解,解实不知杀者。杀者亦竟绝,莫知为谁。吏奏解无罪。御史大夫公孙弘议曰:“解布衣为任侠行权,睚眦杀人,解虽弗知,此罪甚解杀之。当大逆无道。”遂族郭解翁伯。

太史公曰:吾视郭解,状貌不及中人,言语不足采者。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於戏惜哉

                               (节选自《史记•游侠列传》)

【注】①阴贼:内心残忍。②釂:饮尽杯中酒。③践更:秦汉时的一种徭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及解年长,更折节为俭   俭:节    B.既已振人之命,不其功   矜:夸耀

C.解姊子解之势       负:倚仗   D.诸公闻之,皆解之义    多:赞扬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欲辱解           睚眦杀人

B.弃其尸道         此罪甚解杀之

C.上闻,下吏捕解     箕踞者肉袒谢罪

D.怪,问其故        久,乃得解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成年后的郭解洗心革面,不再心狠手辣。

B.郭解秉公执法,大义灭亲,赢得了人们的仰慕。

C.太史公认为对于侠者来说,相较于容貌,人的美好名声更重要。

D.太史公对朝廷以大逆无道之罪诛杀郭解表示强烈愤慨。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4分)

然天下无贤与不肖知与不知皆慕其声言侠者皆引以为名谚曰人貌荣名岂有既乎於戏惜哉!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居邑屋至不见敬,是吾德不修也。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