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规字威明,琅邪临沂人。规八岁,丁所生母忧,居丧有至性。太尉徐孝嗣每见必为之流涕,称曰孝童。叔父暕亦深器重之,常曰:“此儿吾家千里驹也。” 年十二,《五经》大义,并略能通。既长,好学有口辩。州举秀才,郡迎主簿。

起家秘书郎,累迁太子舍人、安右南康王主簿,太子洗马。天监十二年,改构太极殿,功毕,规献《新殿赋》,其辞甚工。晋安王纲出为南徐州,高选僚属,引为云麾谘议参军。久之,出为新安太守,父忧去职。服阕,袭封南昌县侯,除中书黄门侍郎。敕与陈郡殷钧、琅邪王锡、范阳张缅同侍东宫,俱为昭明太子所礼。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兹举。特进萧琛、金紫傅昭在坐,并谓为知言。普通初,陈庆之北伐,克复洛阳,百僚称贺,规退曰:“非为功难,成功难也。羯寇游魂,为日已久,桓温得而复失,宋武竟无成功。我孤军无援,深入寇境,威势不接,馈运难继,将是役也,为祸阶矣。”俄而王师覆没,其识达事机多如此类。

六年,高祖于文德殿饯广州刺史元景隆,诏群臣赋诗,同用五十韵,规援笔立奏,其文又美。高祖嘉焉,即日诏为侍中。中大通二年,出为贞威将军骠骑晋安王长史。其年,王立为皇太子,仍为吴郡太守。主书芮珍宗家在吴,前守宰皆倾意附之。是时珍宗假还,规遇之甚薄,珍宗还都,密奏规云“不理郡事”。俄征为左民尚书,郡吏民千余人诣阙请留,表三奏,上不许。寻以本官领右军将军,未拜,复为散骑常侍、太子中庶子,领步兵校尉。规辞疾不拜,于钟山宗熙寺筑室居焉。大同二年,卒,时年四十五。规集《后汉》众家异同,注《续汉书》二百卷,文集二十卷。

(节选自《梁书•王规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五经》大义,并略能通  略:大体、大致

B. 改构太极殿          构:建造

C. 郡吏民千余人诣阙请留   阙:代指京城

D. 寻以本官领右军将军     领:指挥

2.对文中画线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兹举。

B. 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兹举。

C. 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兹举。

D. 湘东王时为京尹/与朝士宴集/属规为酒令/规从容对曰/自江左以来/未有兹举。

3.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丁忧”即遭逢父母丧事,“丁”是“遭逢”的意思,“忧”是“居丧”的意思,多指居父母丧。

B. “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大学》《中庸》,其实本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亡于秦末战火。

C. “东宫”既指太子所居之宫,亦指太子,文中指太子,古代设三公、三少等侍奉太子。

D. “江左”是一个地理名词,一般指江东,即长江下游江南地区。古人习惯以东为左,以西为右。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规有预见性。陈庆之北伐时收复了洛阳,朝中官员都在祝贺,他却认为这场战役会成为祸端,后来果然应验。

B. 王规好学才高。他十二岁时便大致通晓《五经》的大义,长大后郡里举荐他为秀才;天监十二年,他向朝廷呈献《新殿赋》,文辞十分精巧。

C. 王规备受器重。他在担任新安太守时,同陈郡的殷钧、琅邪的王锡、范阳的张缅都受到昭明太子礼遇。

D. 王规不留恋官场。当朝廷任命他为散骑常待、太子中庶子、步兵校尉时,他称病不任职,在钟山宋熙寺筑室居住。

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