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

材料一 两千多年前,蜀郡守李冰带领人们修建了举世瞩目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在岷江出玉垒山口处,工程的第一大难题就是要开凿由坚固砾石岩构成的玉垒山,从而打通宝瓶口,将岷江的水引入成都平原。在李冰的带领下,人们采用了先烧后烧(先把柴火堆在岩石上燃烧,然后又用岷江的水浇在岩石上)的开凿方法,历时8年,终于打通了宝瓶口(长80米,宽20米,高40米)。

材料二 秦汉三国时期,关中平原(也称渭河平原)和成都平原都是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先后被称为天府,关中地区曾是秦代和西汉时期的政治中心,从关中以西,汉代的丝绸之路十分通达,丝路上城镇繁荣,汉代成都平原由于有都江堰工程而“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改编)与先烧后浇开凿方法原理相似的地质作用是___,并分析宝瓶口段工程历时长的原因。

(2)(原创)分析该地地形地势特点是如何使都江堰水利工程发挥其功能的。

(3)据材料分析,与关中平原相比,成都平原成为“天府”的优势条件有哪些?

高三地理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