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6分)

材料一   邓小平在1987年指出:“农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村不稳定,整个政治局势就不稳定,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决定进行农村改革,给农民自主权。”

——《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材料二   2005年岁末,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法废止农业税条例,使免除农业税的惠农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让九亿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缴纳农业税的历史。……这是中国农村面貌即将迎来新一轮巨变的标志性事件。……国家信息中心学者徐宏源说,“这势必会对城乡统筹发展起到助推作用。”

——宋振远、邹声文、张旭东《划时代的决定——写在废止农业税条例之日》

材料三   在连续6年增产增收之后,更要毫不松懈地抓好“三农”工作。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强化强农惠农政策,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我们要让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变为城镇居民,也要让农民有一个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

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党和政府为什么十分重视解决农村和农民问题?(1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在农村采取的什么土地政策使农民获得了生产自主权?(1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2005年国家在农业方面又制定了什么政策?简要分析这一政策实施的重大意义。(2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党和政府制定农业、农村、农民政策的着眼点是什么?(1分)

(5)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政府始终重视对“三农”问题的解决。但在1958年我们却犯了急躁冒进的严重错误,这是什么错误?(1分)

九年级历史综合题中等难度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