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星夜

龙应台

①他把好几幅画在地上摊开。小店原本就挤,三张画铺在地上,我们就不能转身,一转身就要踩到画布上了。“这一幅,”我指着梵谷的《星夜》。他说,“一百块。”我说,“六十块。”他做出夸张的痛苦的表情,指着地上的《星夜》说,“你看看你看看,画得多么好,画得多么像,就是颜料钱也不只六十块呀小姐。”我说,“那好,我们再逛逛。”他一把拉住,说,“算了算了,就六十块吧。”油彩很浓,他用一张薄薄的塑料膜覆盖在画面上,再把画小心地卷起来。

②我走出小店,踏入画家村的街,一整条街都卖画,颜色缤纷,琳琅满目,气氛像成衣市集,只是挂得满坑满谷的不是衣服,是画。据说是一个奇人在这深圳的边缘荒村专门模仿梵谷的画,画得多,画得像,以致于国际媒体都纷纷来采访这中国深圳的“梵谷”。没几年,荒村已经变成画家一条街。梵谷的画,人人能画,从这里批发到香港的小摊上,和开叉的旗袍、绣着五彩金龙的衬衫、缎料的面纸盒等等“中国风味”礼品混在一起,卖给观光客。

③回到家,我把《星夜》摊开,仔细端详。从色彩和结构来说,仿得还真像,该有的笔触,显然一笔都不少。如果──我将窗户打开,让海风吹进来,因为画的油彩气味还呛鼻──如果,用科学的方法鉴定,仿画的人功夫确实好到完全逼真,好到任何人都看不出破绽来,我是否能被这幅《星夜》感动呢?

④爱上《星夜》,是有过程的。住在大海旁每天看日落月出,就发现有一颗星,总是在黄昏时就早早出场,那样大,那样亮,那样低,使我疑惑它是不是渔船顶上的一枚警示灯?是不是一架飞机停在空中探测气候的动向?是不是隐藏在山头里只有云破时才看得见的一盏隐士读书的火?那颗星,低到你觉得海面上的船桅一不小心就会勾到它。

⑤太阳沉下去,月亮起来时,星还在那里,依傍着月亮。不管那月亮如何地艳色浓稠,这颗星还是堂堂正正地亮着。

⑥有一天黄昏,一个天文学家在我的阳台上,我们一同看那轮绯霞绚烂的夕阳在星的陪同下,从云到山到海,冉冉层层拾级而下。他说,“海面上看金星好亮。”

⑦我吃一惊,啊,原来它就是金星,维纳斯①。无知的人,朝朝暮暮看着它,却不知它的身份。今天知道了,跟它的关系可就不一样了。我赶忙上网去看凡高的《星夜》。因为我记得,他画的是金星。

⑧凡高在法国南部的精神疗养院里,写信给他的兄弟:“今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在窗口看了很久,窗外什么都没有,只有一颗金星,好大的一颗星。”“夜,”他说,“比白天还要活,还要热烈。”

⑨如果我失眠,披衣起身,走进沁凉的夜里;如果我凑巧走过一个厦门深锁的精神病院,那么我一仰脸就会看见在黑沉沉的大楼上有一扇开着的窗,窗口坐着一个孤独的人,正在注视大地的荒芜和人间的荒凉,只有夜空的星,有火。他说:“看星,总使我神驰……我问自己:我们摊开地图,指着其中一个小黑点,然后就可以搭乘火车到那个点去,为什么我们到不了那颗星呢?我们难道不可以搭乘‘死亡’到星星那一站?”

⑩三十七岁的凡高真的买了一张死亡的单程票,说走就走了,行囊里只有煎熬的痛苦和无可释放的热情。《星夜》,在我看来,其实是一幅地图——凡高灵魂出走的地图,画出了他神驰的旅行路线:从教堂的尖塔到天空里一颗很大、很亮、很低的星,这颗星,又活又热烈,而且很低,低到你觉得教堂的尖塔一不小心就会钩到它。

11我会被深圳画家村的《星夜》感动吗?

12换一个问法:如果科学家能把一滴眼泪里所有的成分都复制了,包括水和盐和气味、温度──他所复制的,请问,能不能被称做一滴“眼泪”呢?

注:①在希腊与罗马神话中,金星是爱与美的化身——维纳斯女神。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A. “今天知道了,跟它的关系可就不一样了”,作者这样说的意思是,眼前这颗星星,不再只是一个美丽的天体,更是蕴含着美丽传说及人们美好感情的文化载体。

B.在深圳画家村,凡高的画,人人能画,还贩卖到香港的小摊上,同“中国风味”礼品混在一起,卖给观光客。这篇散文重在揭露文化骗子,痛斥文物领域赝品充斥的乱象。

C.对于《星夜》,观光客把它当作装饰类商品,买来点缀生活;仿制者出于功利的目的,仿制得完全逼真;而作者尽量用自己的体验去理解凡高。

D.作者说“三十七岁的凡高真的买了一张死亡单程票,说走就走了”,作者的主要意思是凡高过早地结束自己的生命太过可惜,否则,他将给世界画坛留下更多瑰宝。

E.这篇散文语言犀利,叙事从容,议论直率,字里行间激荡着作者追求艺术,追求美的热烈的情感。

(2)怎么理解“夜,比白天还要活,还要热烈”这句话的含义?

(3)文章为什么以“星夜”为题?请简述理由。

(4)作者在第③段说:我是否能被这幅《星夜》感动呢?又在第11段说:我会被深圳画家村的《星夜》感动吗?你认为“我”能被它感动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高二语文现代文阅读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