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步步深入,中国开始融入世界。反映在经济上,就是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反映在社会生活方面,是人们在西方工业文明和生活观念的冲击下,一系列新鲜事物不断出现,并呈现出城乡不同步、中西结合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1895-1898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多家,棉纺织厂最多。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1)据材料一概括1898年以后中国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二  《咏火轮车》的竹枝词:“轮随铁路与周旋,飞往吴淞客亦仙。他省不知机器巧,艳传陆地可行船。”“火车当日达吴淞,女伴遨游兴致浓。今日司空都见惯,沪宁(沪,指上海;宁,指南京)来去也从容。”

(2)据材料二分析,火车的出现在中国近代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简单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