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起筛选 ↑
试题详情

周恩来曾经说:“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在这三十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民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行了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车上书运动)仅仅集中在文武官员和一些中心城市的举人中间,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几乎没有太多影响……(而五四运动)全国各大中城市几乎都有响应……不仅其参加人数超过公车上书运动不知多少倍,而且其影响也大得太多了。

——杨奎松《何谓民族主义及我们应该怎样爱国?》

(1)据材料一,概括五四运动超越公车上书运动的主要表现。

材料二  ……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

——毛泽东

(2)请举出“我们城内插旗”失败的一个事例。“我们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指的是什么?

材料三   《义勇军进行曲》问世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的悲愤歌声,便很快就传遍了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甚至在世界上每一个角落,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无论他是哪一个民族的中国人,都会有人唱它。抗战胜利后,中国不仅收复了自甲午战争失败后割让给日本的台湾、澎湖列岛等所有的国土,而且在新成立的国际组织联合国中成为安全理事会的五个常任理事之一。

——郑大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醒》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抗战时期呈现的新特点。概括指出抗战胜利后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具体表现。

材料四  (解放战争时期)经过一年的作战,人民解放军的实力大大增强、中央军 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决定实施战略反攻,把战场开辟到国民党统治的地方去。…… 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后,经过一年的内线和外线作战,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据《中国历史》(中图版)八年级上册整理

(4)依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人民解放军揭开全国战略反攻的条件和序幕分别是什么?

八年级历史综合题困难题

少年,再来一题如何?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相关试题